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研究进展(1)-修改稿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8
导读: A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研究进展 摘 要:A型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全长约为230aa,包含RNA结合区和效应区两个重要的功能区。A型流感病毒中,NS1是绝无仅有的非结构蛋白,它能够对流感病毒表现出的致病性、毒力等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当前阶段,NS1蛋白

A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研究进展

摘 要:A型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全长约为230aa,包含RNA结合区和效应区两个重要的功能区。A型流感病毒中,NS1是绝无仅有的非结构蛋白,它能够对流感病毒表现出的致病性、毒力等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当前阶段,NS1蛋白全长及两个重要功能区的结构也已经解析,我们可直观的认识其各个功能位点的作用机制。本文关于NS1蛋白的进化、结构、调节病毒的致病性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致病性;功能;结构

A型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病毒科,RNA病毒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及禽畜健康的病毒,感染人、禽、猪等约20种以上的物种。其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包含8个大小不同的RNA片段,其中第8条RNA编码非结构蛋白1,即NS1,全长约为230aa。作为A型流感病毒中极为关键的非结构蛋白,其调节活性相对较好。NS1蛋白,只能在已感染病毒的细胞中存在,而单个病毒粒子是没有NS1的,所以才被称为非结构蛋白。NS1能够对流感病毒表现出的致病性、毒力等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其功能位点氨基酸具有很强的遗传保守性。而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限制了流感疫苗的使用,常用的抗流感药物也逐渐出现耐药性,因此对NS1的细致探讨,为临床诊断和预防A型流感病毒指明了方向。这几年,NS1蛋白相关的进化、组成、调节病毒的致病性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此简要综述。 1. NS1蛋白基因的分群及进化分析

NS1蛋白,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拥有NS基因编码。NS基因序列有着明显的同源性,据此可将NS基因划分成两个等位,其一为基因群A,其二为基因群B。群内基因具有较强的同源性,高达90%;群和群之间的同源性则只有72%左右[1]. Ludwig等[2]研究发现,基因群A编码所

有的人、猪、马的流感病毒和部分禽流感病毒的NS1蛋白,而基因群B则编码其余的禽流感病毒的NS1蛋白。Suarez[3]等人选取106株NS基因进行分析(均为A型流感病毒,且来自不同地点)。他分别对基因群A、B进行分类,前者被分成成5个分支,后者则被划为2个分支。William G等[4]将研究地点确定为意大利北部,时段为1999-2003年。通过对该地域40株与禽流感病毒(H7N1)相关的NS1基因,最终得出:编码生长正常(230aa)的毒株数量共计16株,C-端缺失编码(220aa)的毒株数量共计6株,其余18株毒株间断性缺失编码(224aa),且C端间隔性缺失者均带有较强的致病性。刚开始流行时,致病性偏低的毒株均拥有较为正常的NS1基因序列;最后,逐渐开始缺失。

2. NS1蛋白的结构

NS1蛋白目前被分为RNA结合区和效应区(即RBD和ED)两个重要的功能区。第1~73位aa为RNA结合区,其中19~38位aa是核心区,能与异源RNA结合[5]。RNA结合区由3个α螺旋(分别是1~30位,30~50位,50~73位aa)构成,它们之间通过环相连,第二个螺旋中的R38位和K41位是NS1蛋白的功能性位点,对NS1蛋白和dsRNA结合具有重要作用[6,7],第一个NS1全长结构就是将这两个功能性位点突变为丙氨酸后结晶解析出来的。从74位aa开始至羧基端,为NS1的效应区,效应区的功能包括阻断宿主mRNA的剪接,逐渐酸化多聚腺苷,抑制核转运等等[8]。除此之外,34~44位和203~237位是2个核定位信号区(NLS)。34-44位相对较为保守,且普遍出现于A型流

感病毒株身上,序列Asp-Arg-Leu-Arg-Arg;而后者仅发现在部分病毒株中。 2.1 RNA结合域

通过对PDB晶体结构当前所建立起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我们发现:A型流感病毒相关的NS1蛋白,共检索到6条RBD晶体记录。我们对6个被检索到PDB及其ID进行统计,结果如下:1)1NS1;2)1AIL;3)2ZKO;4)2ZOA;5)3F5T;6)3M8A。借助DiscoveryStudio2.1软件,我们对上述RBD结构做出系统分析,最终得出:二级结构均拥有相同的折叠方式,其区别仅在于两个细节方面:一个为loop区;另一个则为少数氨基酸侧链。RBD单体结构均由3个α-螺旋组成,分别为α1、α2、α3(分别是1~30位,30~50位,50~73位aa),螺旋之间由loop区连接[9]。RBD结构如图1所示[10]。通过结构分析,RBD结构域是一个对称的同源二聚体,这种二聚体结构在不同的毒株之间高度保守,6个螺旋的同源二聚体来识别dsRNA的[10,11],其中R38位和K41位是NS1蛋白的功能性位点,对RBD的RNA结合至关重要。图2为RBD与dsRNA复合物晶体结构(PDB ID:2ZKO),二聚体和dsRNA结合比是1:1,已经解析出NS1 RBD与dsRNA的相互作用模式:RBD表面有一个较深的口袋,2个反向平行的a-螺旋a1、a1'形成口袋的底面,实现对dsRNA的结合,四壁由反向平行a-螺旋a2 、a2'形成。

引自[Liu, J., et al..Nat Struct Biol, 1997. 4(11): p. 896-9.]

图1 RBD的晶体结构

Fig.1 Cartoon representation of the RBD structure

引自[Cheng, A., S.M. Wong, and Y.A. Yuan. Cell Res, 2009. 19(2): p. 187-95.]

图2 RBD和RN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Fig.2 Overall structure of NS1A RBD bound to siRNA duplex.

截止今日,在NS1-RBD中,有关RNA结合功能仍未得到彻底明确。下列观点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RBD、dsRNA两者间的结合能够对dsRNA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使其无法和细胞里面能够诱导I型干扰素激活的其他蛋白发生作用,最终使得宿主细胞不能产生β-干扰素,从而拮抗了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反应。NS1蛋白的功能依赖于它结合的RNA类型:与成熟细胞mRNA的3'-poly(A)结合的时候,可抑制其mRNA核输出[12];与双链RNA(dsRNA)的结合,通过间接阻止

α/β干扰素的生成来降低宿主细胞的抗病毒能力;与U6snRNA、U6atacsnRNA的结合,对前体mRNA的剪辑进行抑制[13-14];另外NS1与病毒RNA结合后,再与结合eIF4GI的ED进行联合,以提高病毒的翻译等。 2.2 效应区结构

通过对PDB晶体结构当前已建立起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我们发现:A型流感病毒相关的NS1蛋白,共检索到9条ED晶体记录。我们对9个被检索到PDB及其ID进行统计,结果如下:1)2KKZ;2)3EE8;3)3EE9;4)3D6R;5)2RHK;6)2GX9;7)3F5T;8)2RHK;9)3KWI。借助DiscoveryStudio2.1软件,我们对上述RBD结构做出系统分析,最终得出:除在loop区以及羧基端末尾处有所不同外,二级结构几乎相同[15,16,17]。晶体学研究显示,效应区都可以独立的进行二聚化,每个单体由个7个β-链和3个α-螺旋组成。效应域包含细胞、蛋白两者间多个不一样的结合位点。最常见的有:1)延伸起始因子(简称eIF4GI);2)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简称PKR);3)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II(简称PAB II)等,它们均拥有蛋白的属性、功能。目前只有NS1-CPSF30复合物的晶体结构,NS1与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并不是很清楚。此外,ED对NS1二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有一定作用[16]。

2.3 NS1蛋白全长晶体结构

2008年12月, Bornholdt和Prasad等[15]报道了A型禽流感病毒株H5N1(A/Vietnam)内部NS1蛋白所具有的晶体结构(ID:3F5T),该

…… 此处隐藏:153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研究进展(1)-修改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95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