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超越自我 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WORD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9
导读: .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快乐、抑郁、焦虑都是正常的现象,那我们该如何调节我们的心理呢? 老师们都明白,当人不快乐时,我们会有很多办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情。如合理宣泄法、转移注意力法、自我暗示等。 而我比较倾

.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快乐、抑郁、焦虑都是正常的现象,那我们该如何调节我们的心理呢?

老师们都明白,当人不快乐时,我们会有很多办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情。如合理宣泄法、转移注意力法、自我暗示等。

而我比较倾向于认知改变法,就是改变自己错误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认知,用新的认知方式来取代,获得正确的、积极的观念。

说到这儿,可能有老师说了,不会吧。我不快乐、我伤心、我焦虑,这些都不是我的认知有问题,而是事情本身错了,或者他人错在前。仔细思量一下,难道真的是他人有意让你不开心的吗?还是你自己让自己不开心的?

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认知,你就能知道答案。心理学上的认知概念指狭义的认知。就是指应用现代信息加工处理的理论将人的认知看成是一个过程。它包括:1、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过程 2、产生应对和处理方法的过程 3、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认知有哪些特性呢?认知有多维性,宋代的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瞎子摸象所说明的道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认知有相对性,当代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提倡人们要学会用两分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许多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如动物有雌雄之分,事物有好坏之分,时间有昼夜之分等。实际生活中,人们常会因为某事物出现大喜大悲的情感表现,其实质可能只是认识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并未考虑到事物认知的相对性。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等便是古人对认知相对性的一种适当表达。认知有联想性,看到几个字母,有英文基础的人把它读成英语,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会把它们看成积木。认知有发展性,如健康的观念,40年前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无病就是健康,而90年代的今天,许多中国人已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身体或躯体的残疾,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一种良好状态。认知有先占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经常会发生“先入为主”的现象,或以“第一印象”来判断和解决问题,这便是认知的先占性。可有时候,

.

.

先占性的认知并不正确。认知有整合性,一般说来,正常成人因为认知整合性的特点经常自我修正一些认知错误和偏见,学会自我调节。如有的人被领导当众批评,起初会感到失去面子,无脸再见人,抑郁、沮丧,甚至认为领导不喜欢自己,欲辞退自己,但在经过自我的认知整合处理后则感到领导脾气比较暴躁,谁出错就会批评谁,这次批评我是因为我出错,因此领导对我和其他员工一样,都是一视同仁的。这样一想心情也随之宁静了。当然,正是因为认知有整合性的特点,因此有些人会产生“自己经历过和深思熟虑过的东西没错,肯定正确”等过分僵硬的信念。

正是因为认知有以上的这些特点,人可能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会换位思考问题,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导致人会产生错误的、消极的、不合理的信念。所以,我们可以怀疑,我们的不开心是不是和我们错误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有关?

再举个例子。在认知疗法中,有一个老师们非常熟悉的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础就是abc理论。a指外来的诱发性生活事件,b指人内在的信念系统。c指出现在人身上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认知理论认为,外界事件是中性的,人的情绪不是有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有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直接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人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而后者则可能忧心忡忡,以至于无法平静下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两个人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是由于他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评估模式所导致的,而这些都取决于他们的信念和信条。相信讲到这儿,大家可能会和我产生共鸣。原来我们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外来的事件,而是我们内在的信念系统。

.

.

…… 此处隐藏: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超越自我 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WORD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38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