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法律文档 >

管理学期末复习(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7
导读: 六 1、组织工作: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组织设计:进行专业分工和建立是个部分相互有机协

1、组织工作: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组织设计:进行专业分工和建立是个部分相互有机协调配合的系统结构的过程。即建立组织结构和明确组织内部的相互关系。

管理幅度:某一特定的管理者可有效管辖的直接下属人员数。

2、有哪些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它们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是什么? 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直线职能制:

特点: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 优点:集中统一指挥,发挥专业管理职能作用的长处。 缺点:增加高层管理人员的协调工作量;不利于从组织内部培养熟悉全面情况的管理人才;反应较慢,不易迅速适应新情况。 事业部制:

特点:政策制定集权化,业务营运分权化。

优点:保持公司管理的灵活性、适应性,发挥各事业部主动性积极性,最高管理层从日常事务中解放。

缺点:各事业部制重视眼前利益,本位主义严重;管理部门重叠设置,管理费用增加;对事业部一级管理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集权分权关系敏感。 矩阵制:

特点:既有按管理职能设置的纵向组织系统,又有按产品、任务、项目等划分的横向组织系统。

优点:上下左右、集权分权实现了有效结合;便于集中各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劳动;可随项目的开始和结束而组成和撤销项目组,增加机动性灵活性。 缺点:项目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力;项目负责人和原部门负责人对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有指挥权。

3、组织结构的设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评价一个组织结构的好坏?

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因素、业务特点、组织规模、人力资源状况。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责权对等和信息畅通原则、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合理使用原则、逐步发展和经济高效原则。这也是检验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合理性的基本原则。

4、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有什么关系?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关系:管理幅度越大,组织层次越少。

因素:管理者的能力、下属的成熟程度、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工作条件、工作环境。

5、什么是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是什么?为什么说集权和分权都是必要的? 集权:决策权都有某一最高层管理者或上一级部门掌握与控制,下级部门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与指示执行。

分权:是一个组织向其下属各级组织进行系统授权的过程。 集权:

6

优点:加强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和直接控制。

缺点:高层管理者负担过重,陷于日常事务,无暇考虑大政方针; 限制各级人员积极性,不利于培养管理人员。 分权:

优点:减轻高管负担;增强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心、积极性。 缺点: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增加个部门协作复杂性。

必要: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就要在组织内部进行分工,这就要求进行分权;为了保持组织行动的统一性,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的集权。

6、影响集权和分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

因素:职责或决策的重要性、下级管理人员的素质、组织的规模、组织文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程度、外部环境的影响。 怎样:权责分明并适当授权; 合理控制管理幅度和组织层次; 决策与执行分开;

产权经营与产品经营分开。

7、在一个组织中,有哪几种权利类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直线权力、参谋权力、职能权力。

关系:参谋建议,直线指挥;直线有大权,职能有特权。 8、管理者为什么要进行授权?应该怎样进行授权?

为什么:可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可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 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

可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补救授权者自身才能之不足。 怎样:分派任务、授予权力、明确责任、确立监控权。 原则:明确授权的目的、职权责利相当、保持命令的统一性、正确选择被授权者、加强培训和监督控制。 七

1、领导:个体对他人施加影响,带领和指导他人活动以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

勒温理论:他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专制作风、民主作风、放任自流作风。

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低,民主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高。 费特勒模型:根据群体工作情境,采取适当的领导方式可以把群体绩效提高到最大限度。当情境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时,采取工作导向型领导方式是合适的;但在各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且情境有利程度适中时,一以人为重的领导方式更为有效。

2、领导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领导品质理论着重研究领导者的素质、修养,目的是要说明好的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领导行为理论着重分析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其组织成员的影响,目的是要找出最佳领导行为和风格。

领导权变理论则着重研究影响领导行为和领导有效性的因素,目的是要说明在不同情况下,哪一种领导方式才是最好的。

7

3、如何根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领导者 下属成熟度

命令式——不成熟(不愿做——不会做) 说服式——稍成熟(愿意做——不会做) 参与式——较成熟(不愿做——会做) 授权式——成熟(愿做——会做) 4、非正式沟通与正式沟通有何区别? 他们在组织沟通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规的组织程序,按权力等级链进行的沟通,或进行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的信息交流。

非正式沟通是指没有列入管理范围,不按照正规的组织程序、隶属关系、等级系列来进行的沟通。

5、影响组织沟通的主要障碍有哪些?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障碍:等级观念的影响、小集团的影响、自身利益的制约、信息的超负荷。 克服:创造一种信任和公开的组织氛围、开发和使用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管理冲突。

6、内容型激励理论与过程型激励理论有何不同?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探讨如何打动一个人采取某种行为; 过程型激励理论则主要研究一个人被打动的过程。

7、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是分等分层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 需要的存在是促使人产生行为的基础; 当某种需要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也就丧失了对行为的唤起作用,这是下一层次为满足的需要就会成为人们行为的动机。 双因素理论: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能使人感到满意的因素是激励因素,会使人产生不满的是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只能防止人产生不满情绪,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期望理论:

人士根据他对某种行为结果实现的可能性和和相应奖酬的重要性的估计来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为的。

公平理论:人是社会人,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的报酬绝对值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多少影响;

管理者必须对员工的贡献给予恰如其分的承认,否则员工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并因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8、常用的激励手段有哪些?

工作激励:合理设计、分配工作;

成果激励:针 …… 此处隐藏:168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管理学期末复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343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