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张绍轩《丝路讲解词》简明版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简明讲解词
张绍轩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展厅。我是本馆志愿者,义务为您讲解本展厅文物。
一。丝绸之路路线图版(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 1. 草原丝绸之路 2. 绿洲丝绸之路 3.海上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的前奏
1.权杖头:这一特殊器具在我国发现数量不多,仅在我省,陕西、新疆等地有出土,我馆展出的几件权仗头质地不同,有彩陶权杖头、石质权杖头、青铜权杖头。远古时期,在西亚、中亚、皆有权威人士执权杖的习俗,这类文物的出土,说明是与中亚文化接触和交流的结果。
2. 金鼻环:看上去似手镯,圆形开口处呈扁圆夹口,黄金质地,应属于游牧民族上层或有身份地们的人佩戴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3. 玉:是一种温润光泽的美丽矿石,古代先民雕琢成器,赋予千般万种的灵性,融进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古人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4. 蚕纹双连陶罐:出土于临洮马家坪,属齐家文化泥制红陶器,大约距今4000年左右,在两个罐体的腹部,分别采用阴线条刻有蚕体6条,每罐三条,能明显看出吞头、嘴 眼。这些蚕纹很可能是人工家养蚕,表明中国养蚕的悠久历史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就已懂得了养蚕缫丝。
5. 三足红陶鸟形器:广河齐家坪出土,高12厘米,属齐家文化类型,器物质地以红陶泥制。器型鸟头较小,但特征明显。(嘴部、眼睛等)尾部呈器口,鸟型腹部容腔饱满,以三足相托,给人以敦厚稳健之感。此器物与波斯古文化
1
的鸟形陶器有诸多相似,这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6. 甘肃被专家称为彩陶之乡,这一展柜只成列了部分我省出土,与新疆等地有类似器型纹饰的彩陶,表明远古时代,东西方应该就有交流。
7.这件三狼纽盖彩陶鼎独具特色,深深打上游牧文化的烙印。说起鼎,在我们眼中似乎更熟悉的是青铜鼎,接下来就请大家参观我馆的西周青铜器。
8.在我国陇东地区的灵台县白草坡,发掘、清理了一批西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鼎,原来是作为炊器,后来成为礼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而且是国家王权的象征。
( luan)伯提梁铜卤,器物美观大气。呈圆筒形,带动带盖,在方棱扁条式提梁面上饰凤纹,在提梁与卤身结合的两端铸有牛首,形象生动逼真。
爵:古代的饮酒器,即现在的酒杯,器型别致,长圆腹,前有倒酒用的流,后有尾,腹旁有把手,口沿处有两柱,器物下部有锥形三足。
9.人头形铜钩戟:是我国古代独有的一种多功能长柄武器,可勾可刺可横砍,是杀伤力很强的兵器。刃部铸成形象奇特的人头形,深目浓眉,披发卷须,大耳巨鼻,嘴唇突出,腮部有线条粗而深的唇形纹饰,这一形象显然非华夏人相貌,据考证分析,可能是当时对西周王朝威胁最大的猃狁(xian yun)人。
10. 战国鼎形铜灯:铜灯的灯盏为反扣的器盖,从器腹两侧伸起的两个活动支架将铜盖托起,盖内可燃油点灯。这件铜灯,作战时携带方便,放下支架,合闭于器腹上,器盖上的一对宽嘴鸭首,扣住活动支架,在鼎内装满燃油时,由于器物制做得严丝合缝,油不易漏出,是一件实用和美观相结合的匠心独具的精品。
11. 秦编钟:一种打击乐器,大小不同的几枚按序配列为一组,所以叫“编钟”。这一组编钟来自礼县永兴乡,是公安人员从盗墓者手里追缴回来的。
2
12. 鹰首形青铜权杖头:永登榆树沟沙井文化墓出土。鹰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崇奉的猛禽。鹰头制作生动,突显出尖喙圆眼,严阵以待的神态,这个鹰首权杖头,是部落首领身份地位的象征
13.镶绿松石金耳环:出自沙井文化,约为春秋时期。金耳环为圆形,下联耳坠,耳坠为镶嵌的绿松石,制作精美,,技术娴熟,器物华贵,应是有身份人所佩戴。
三、丝绸之路的开拓
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作为汉朝使者率领随从出使西域,与乌孙、大月氏、康居等三十六国建立关系。从此,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
14. 弩机:是一种用机械力量发箭的弓。
15.转射:汉代边境坞墙或烽燧上安置的防御观察器。
16. 甘肃被专家称作简牍之乡,目前我国出土的汉简82%保存在甘肃。所谓“简”指的就是竹或木削成的具有一定长、宽、厚度用以写字的薄片。一般是每简写一行,偶有两行者,字数则因简的长度及字形大小而异,少者数字,多则数十字乃至百余字。若干简牍编联起来即成“册”,通常一册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是我国书籍的最早形态。
17. 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是1969年10月出土于我省武威雷台汉墓。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00克(7.15公斤)。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逸足奔腾状,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刹那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铜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集中于超蹑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河西走马、大宛马、蒙古马等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的对侧步的特征,使凉州骏马遨游丝路,势凌万里的不凡气质,通过巧妙的构思经营。精练的艺术
3
造型和卓越的铸铜工艺完美地体现出来。铜奔马成为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因此被列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驰誉世界,它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铜车马仪仗队:是由38匹铜马,一头铜牛,14辆铜车,17件的手持矛与戟的武士俑和28件奴婢组成,它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象这样成批、成组、精致的铜质车马俑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
18. 釉陶陶楼院,这一多层建筑模型,为研究我国东汉地主庄园和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19. 丝绸刺绣花边:在每一个小三角里,都绣有一只神态各异的仙鹤,历经2000年的岁月洗礼,丝绸绚丽的色彩尽失,但我们透过精美的刺绣花边,依稀可以遥想当年的盛况。
20.医方简:1972年出土于武威旱滩坡一座东汉初年墓中,大部分保存完好,发现共有92枚医药简牍。这批简牍,为我们保留了不少古老的中医资料,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医学水平。表明当时的临床治疗不仅已经确立了“辩证施治”原则,而且已形成了较严整的科学体系。
21. 《仪礼》简: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仪礼》简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写本,在版本校勘上有很高的价值。该简册书写工整秀丽,是汉代墨写隶书的上品。
22. 肩水金关纸:发现于居延肩水金关西汉墓,是现存的我国早期古纸标本。
23. 木雕工艺:甘肃汉代木雕至今仍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令人叹为观止。木独角兽:磨嘴子汉墓出土。长57厘米,为汉代木雕中的代表作品,代表它通常放在墓门前用来镇墓,辟邪,独角兽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又被称为“獬豸”,国内考古学家认为可能与犀牛有关。
4
24. 墓室壁画:在河西走廊西部出土了一批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壁画墓彩绘砖,它是古人在砖上用线条和色彩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了解当时的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25.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色彩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 …… 此处隐藏:290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机械振动与噪声学部分答案
- [资格考试]空调工程课后思考题部分整合版
- [资格考试]电信登高模拟试题
- [资格考试]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资格考试]坐标转换及方里网的相关问题(椭球体、
- [资格考试]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资格考试]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数据配置步骤很
- [资格考试]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和外籍整形外科
- [资格考试]中学生广播稿400字3篇
- [资格考试]CL800双模站点CDMA主分集RSSI差异过大
- [资格考试]泵与泵站考试复习题
- [资格考试]4个万能和弦搞定尤克里里即兴弹唱(入
- [资格考试]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 [资格考试]《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学习心
- [资格考试]标准化第三范式
- [资格考试]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
- [资格考试]五年级上册品社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 [资格考试]2.对XX公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意见建议
- [资格考试]关于市区违法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二0一五年下半年经营管理目标考核方案
- 2014年春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
-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单元《松
- 2016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
- 多渠道促家长督导家长共育和谐 - 图文
- 2018 -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
- 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 辩论准备稿)课
-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 新闻必须客观vs新闻不必客观一辩稿
- 福师大作业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1-7单元课文翻译及
- 年产13万吨天然气蛋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探讨
- 南京大学应用学科教授研究方向汇编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4节 来
- 毕业论文-浅析余华小说的悲悯性 - 以《
- 2019年整理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
- 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越南语版本
- 故宫旧称紫禁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