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制桩毕业论文(2)
身质量。
2.3、接桩时注意
当第一节桩施压到离地面1到3米时(根据施工场地和施工人员的高矮来确定),起吊第二节桩,与底节桩对好并复核垂直度无误后,开始施焊。施焊前先检查上下桩接触面,保证上下接触面的完整。焊缝分两次满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后应自然冷却5到8分钟并清除焊渣。焊接符合要求后,再施压沉桩。
2.4、压桩的时间控制
压同一根桩时应连续进行,应缩短停歇时间和接桩时间,应防止桩自身与土固结,压桩力骤增,造成压桩困难或桩机被抬起。在压桩过程中,不得随意中止,如因操作必须,停歇时间要短。中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严禁中途停压造成沉桩困难。
2.5、施工记录
打桩施工是一项隐蔽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为工程验收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应在打桩过程中,对每根桩的施工情况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同时分析处理打桩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
2.6、桩身质量控制
这里所谓的“桩身质量”,是指桩施工结束(入土)后的桩身质量。此时的桩身质量可能存在抱裂、压爆、局部磕损或缺损,环向或纵向裂缝、接头焊接质量问题等等。管桩的有些桩身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就被发现(如抱裂、磕损或吊装不当引起的裂缝等)得到及时处理。桩在入土后虽然看不见,但从压桩时压力与贯入度的变化(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压桩完成后土塞的高度、管内积水等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对桩身质量也可以作判断。
如果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的可能: 1)只能有效地探测到桩顶以下第一个缺陷的界面。
不论是采用频域或是时域的分析方法,当应力波在桩项以下第一个界面反射后,如果还有第二个缺陷,很难接收到第二个界面的信号。
2)只能做定性判定
由于桩的尺寸效应、测试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高频波的弥散、滤波等造成的实测波形畸变,以及桩侧土阻尼、土阻力和桩身阻尼的耦合影响,尚不能做到定量判定。而且,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性质仅凭信号也难以区分(如灌注桩的缩颈与鼓肚,以及局部松散、夹泥、裂缝、空洞等等)。
3)对钢管桩和异型桩的不适用
6
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成立,故不适用于钢管桩和异型(如H型)桩。对于混凝土管桩来说,目前尚在进一步探索中,有试验表明:当Tp(脉冲宽度)=1.5ms,即λ/R的减小,尺寸效应引起的平截面假设失效和高频干扰加剧,导致实测波形严重畸变,使一维理论探测桩身缺陷的适用性大打折扣。再有,开口管桩的底部有土塞,应力波在传至土塞上部界面时遇不同阻抗,产生反射和透射;同理,当管内积水时,积水界面也会产生反射与透射;这些因素对探测桩身缺陷形成严重的干扰。 现在笔者推荐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孔内数字电视检测法,该法采用孔内电视摄像仪进行探测,能对管(孔)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期,具有检测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直观的特点。该方法解决了其它方法不能定量、对缺陷性质难以判定的问题,是桩身质量检测手段的一大进步。
2.7、打桩施工操作:
①压桩机安装就位,按需要的总重量配置压重。
②检查有关动力设备及电源等,防止压桩中途间断造成土体固结沉桩困难。 ③压桩前认真检查管桩质量,如有质量问题不得使用。
④认真监视压力变化,如有突然上升或下降,应暂停压桩,待处理正常后方能继续压桩。
⑤详细做好压桩记录,在试桩过程中必须记录每米压桩力变化以及地层变化处的压力值。
⑥严格按施工图和编制的压桩顺序施工,已压过的桩应在桩位编号图上标志以免漏桩。
⑦压桩过程设双向经纬仪成90度或线锤校验压桩的垂直度,确保压桩垂直度偏差以及上下节桩中心线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5、本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法接桩,其工艺要求如下: ①焊接桩插入地下后,要留有0.5m以上置于地面上以方便焊接。 ②焊接用的焊丝、规格、型号、性能等均应规范规定要求。
③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1‰,且不大于20mm。
④配二名焊工对向焊接以加快焊接速度和减少焊接应力对桩垂直度产生不利影响。
⑤焊接时,上下端头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刷干净,要求焊接电流合适、焊缝连续饱满,每个接头焊接时应分三层满焊,而且搭接头位置应该错开。以保证焊
7
缝质量。
⑥焊接完成2-3分钟经自然冷却并由现场监理对焊接质量认可后,方可继续沉桩。
2.8、送桩深度
工程送桩深度应根据场地标高和设计桩标高计算,使用水准仪监测。在送桩前应对打入桩的平面位置进行中间验收,并做好实测数据记录,送桩时选用合适的送桩器,并使送桩器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和接触面贴合,送桩时考虑桩身回弹,可在原设计桩顶标高基础上,超送2-3cm,送桩结束即拔出送桩器和及时将桩孔填盖。
本工程打桩停压标准控制应根据试桩情况由设计确定。压入桩在进入持力层后,如果压桩力大于桩的极限承载力,而桩长达不到设计桩长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和设计单位,研究确定压桩力控制标准。
2.9、对周围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预应力管桩施工时会产生挤土效应,随着桩的沉入,地层中的土体产生位移变形,土体中不同形态的水和气体被排出形成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垂直向上隆起位移和水平方向挤土位移,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产生影响,一般认为此孔隙水压力可达上部复土重的2-4倍,采用静压法施工时由于桩机重很大,施工区不会隆土,挤土应力主要向四周扩散。本工程距离周围建筑物较近,压桩施工挤土应力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但新建建筑物重量大,整体性高,影响极为有限。根据设计工程桩挤土置换量和地质土层特性我们将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控制压桩速率
在靠近建筑物的一排桩,适当控制日压桩速率,安排最高日压桩量20根左右,以降低超静孔隙压力的增量。
2、加强监测
及时监测驳坎及周围建筑物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发现有挤土、位移现象发生将及时在相应位置设置单排应力释放孔。
在管桩施工过程中,以15m间距测施工现场地表的标高,并记录。及时监测场地内土体标高的变化,以指导桩基施工的压桩速度。防止压桩过快导致周边建筑物受挤土影响造成危害。
三、静压桩施工人员质量控制
3.1、质量责任制:
分工明确,贯彻执行质量责任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做到奖罚分明,责任到人。
8
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桩机司机、电工、焊工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2、勘探交底
查看有勘察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正式地质勘察报告,供静压桩施工时参考。
3.3、技术交底
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措施具体,施工流程清楚,顺序合理。
3.4、工程检验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包括原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施工过程的检验;施工结束后的抽样检测。
3.5施工管理
①桩基工程设分项目经理,实行生产、技术、后勤网络管理,其工作网络如下:
技术负责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 此处隐藏:226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机械振动与噪声学部分答案
- [资格考试]空调工程课后思考题部分整合版
- [资格考试]电信登高模拟试题
- [资格考试]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资格考试]坐标转换及方里网的相关问题(椭球体、
- [资格考试]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资格考试]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LTE学习总结—后台操作-数据配置步骤很
- [资格考试]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和外籍整形外科
- [资格考试]中学生广播稿400字3篇
- [资格考试]CL800双模站点CDMA主分集RSSI差异过大
- [资格考试]泵与泵站考试复习题
- [资格考试]4个万能和弦搞定尤克里里即兴弹唱(入
- [资格考试]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 [资格考试]《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学习心
- [资格考试]标准化第三范式
- [资格考试]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
- [资格考试]五年级上册品社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 [资格考试]2.对XX公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意见建议
- [资格考试]关于市区违法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二0一五年下半年经营管理目标考核方案
- 2014年春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
-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单元《松
- 2016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
- 多渠道促家长督导家长共育和谐 - 图文
- 2018 -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
- 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 辩论准备稿)课
-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 新闻必须客观vs新闻不必客观一辩稿
- 福师大作业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1-7单元课文翻译及
- 年产13万吨天然气蛋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探讨
- 南京大学应用学科教授研究方向汇编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4节 来
- 毕业论文-浅析余华小说的悲悯性 - 以《
- 2019年整理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
- 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越南语版本
- 故宫旧称紫禁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