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 B、当采取自由落锤安装加速度计的方式实测锤击力时,重锤应整体铸造,且高径(宽)比 应在1.0~1.5范围内 ? C、承载力检测时宜实测桩的贯入度,单击贯入度宜在2.5~8mm ? D、采用Case法判定单桩承载力只限于中、

? B、当采取自由落锤安装加速度计的方式实测锤击力时,重锤应整体铸造,且高径(宽)比

应在1.0~1.5范围内

? C、承载力检测时宜实测桩的贯入度,单击贯入度宜在2.5~8mm ? D、采用Case法判定单桩承载力只限于中、小直径桩

14.在高应变动力试桩现场试验中,如果传感器安装位置处局部混凝土强度偏低,可能会导致实测波形的哪些变化?

? A.力曲线峰值明显高于速度曲线峰值 ? B.锤击力波上升沿宽(tr值较大) ? C.力曲线尾部不归零且位于基线上方 ? D.力曲线尾部不归零且位于基线下方 ? E.速度曲线峰值明显高于力曲线峰值

15.在高应变动力试桩现场检测中,如果设定的弹性波速Ws比桩身实际波速高,可能会导致实测波形的哪些变化?

? A.力曲线峰值明显高于速度曲线峰值 ? B.力曲线峰值明显低于速度曲线峰值 ? C.桩底反射波位于2L/Ws之前 ? D.桩底反射波位于2L/Ws之后 二、问答题(每题5分)

1、高应变动力试桩中,为什么要提倡“重锤低击”?

? 答:(1)高应变动力试桩要让冲击设备使桩~土之间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从而充分激发岩土

对桩的阻力。(1分)

? (2)静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相关,动阻力与桩~土相对运动速度相关。 (1分)

? (3)“轻锤高击”虽然可以提高冲击能量,但它只能提高冲击脉冲幅值,不能增加脉冲宽度,

使桩身所受最大应力变大(易造成桩身损坏),同时增加了土的动阻力。 ? (1.5分)

? (4)“重锤低击”可以在冲击脉冲幅值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明显增加脉冲宽度,从而使桩~土

之间相对速度幅值增加不大的同时,明显增加桩~土之间的相对位移。既可以充分激发岩土的静阻力,又使桩身所受的峰值应力不至于太大。(1.5分)

2、曲线拟合法中史密斯阻尼系数(SSkn,SToe)是通过哪些参数计算的?它在拟合分析中有怎样的提示作用?

J?Z? 答:(1) S skn ? skn (1分) Sskn∈[0.075,1] (0.5分)

Rskn

? Sskn取值较稳定,若Sskn不在上述范围内,则Jskn或Rskn取值值得怀疑,应适当调整。

(1分)

J?Z? (2) S toe ? t (1分) Stoe∈[0.075,1] (0.5分)

Rut

? Stoe取值较稳定,若Stoe不在上述范围内,则Jt或Rut应适当调整。 (1分) 3、如图示:行标《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中,对于预制桩的接头缝隙或桩身水平裂缝宽度可采用进行计算,请对该式的力学机理进行解释。

? 答:(1) F ? R X 表示假定不存在接缝时(桩身介质连续时), t ? ? t 桩上部实测a,tb?速度曲线。 Z (1分)

三、计算题:

1、对一桩长为10m的预制桩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将桩等分为10个单元对实测信号进行拟合分析,各单元的弹性极限值及极限阻力如下表所示,桩端最大位移计算值为8mm,问:该次锤击下,桩的贯入度计算值是多少?(7分)

F?RZtbF?Rx)dt? (3) ? (V ? 表示接缝的上沿向下的位移量。(1分)

taZF?R1tbV(4)速度增量到达峰值时,接缝已闭合,因此 ? ( ? x )dt 为接缝宽度。(2分) 2taZ? X 表示接缝的存在引起的速度增量。? (2) V (1分)

解:(1) 11 Rui?Qui Qav?i=111 Ruii=1

4?1?5?4?2?100?2?3?200?4?80

? 1800 (4分)

(2) (3分)

S?Utm?Qav?8?3?5mm

??2、一弹性杆,传感器以上长度为L1=10米以下长度为L2=40米,杆的阻抗为Z,弹性波速C=5000m/s,初始条件:杆静止、无约束,但在距杆底面6mm处存在无限刚性的介质如下图示,u(x,0)=0,V=(x,0)=0 ,边界条件:杆顶部受一方波脉冲作用,力幅值为Z×2m/s,脉冲宽度为2ms,请分别画出传感器安装截面和杆底面的受力(F),运动速度(V)及位移(u)的时程曲线并计算t=32ms时杆底与无限刚性介质的距离(画至32ms时刻为止,须标出幅值和起止时间)。(18分)

? 图1 传感器安装截面的受力时程曲线

? 图2传感器安装截面速度的时程曲线

图3传感器安装截面位移的时程曲线

图4杆底面受力的时程曲线

图5 杆底面速度的时程曲线

图6 杆底面位移的时程曲线 解:

图1 传感器安装截面的受力时程曲线(3分)

图2传感器安装截面速度的时程曲线(3分)

图3传感器安装截面位移的时程曲线(3分)

图4杆底面受力的时程曲线(3分)

图5 杆底面速度的时程曲线(3分)

图6 杆底面位移的时程曲线(3分)

t=32ms,杆底至刚性界面距离 s=6-(6-2)=2mm (2分)

…… 此处隐藏:18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广东省2006年高应变考试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118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