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综合文档 >

毕业设计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样一段话:“‘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在这里我们就可以问“小女孩的回答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而不是直接问“小女孩为什么不直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样一段话:“‘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在这里我们就可以问“小女孩的回答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而不是直接问“小女孩为什么不直接说爸爸去了哪里,这样的提问显然是突出课文内容的重点,从小女孩的回答中看出小女孩的性格特点,直接进入主题,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接受。

3.4 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学习,所以在提问的时候,老师要带有启发性的方法去提出相应的问题。课堂提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说教师应该从不同方向和层面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同学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掌握不同种解决方法,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发散的思维能力,所以说问题的要具有启发性。比如说,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中,在课堂上对白求恩的精神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在你们所知道的能人志士中,那些具备了白求恩这样的精神?”这些例子你够发散学生们的思维,在同学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让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

3.5 尽可能多的使用疑问代词提问

使用疑问代词提问,主要是让学生针对老师给给出的问题根据特定的指向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老师如果提问:“同学们认为本文是讽刺孔乙己的迂腐,还是批判那些无聊麻木的看客呢?”还不如改为:“同学们认为本文批判的对象是哪些?”比较好一些,前面那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那两个答案里选择,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后一个问题就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们大胆的思维,给出不被局限的答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6 掌握提问的技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大多数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旁观,把自己踢出局,总是沉迷于别的同学和老师的对话,自己完全不在课堂中,所以他们就慢慢地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原因是他们体会不到那种回答问题之后被肯定的成功感。所以说老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提供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堂语文

8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课中,并能够让他们体会一下被肯定之后的成功感。提问的顺序应该是有易到难,根据不同程度的问题叫不同阶段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初一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多老师设计的问题大多数都是百度而来,也没有针对性的在百度上下载一点或者就是直接用导学案上的问题,有的问题真的是没有价值,老师上课完全是沉浸在导学案中,上面有的问题讲完之后直接就进入下一课,在这样的模式下,同学们也就形成习惯,老师讲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是在拿着笔把老师说的准确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少部分同学是在睡觉,直接就不听。所以说,老师要脱离手中的教案或者导学案把这些问题穿插到课文的讲解中,根据学生能接受的程度来提出由难到易的问题,掌握提问的技巧。比如说,在《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中,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先问:“为什么作者开篇写的是王屋及太行这两座山的坐落位置,高度及其广度?”。这样提问有利于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

3.7 提出问题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问题的提出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在及时的情况下有利于老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学生的表现就是老师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依据,如果一堂语文课,你对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学生不能够适应,那老师就要及时的进行调整,适当的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然而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就要从学生的表情、态度、目光出发。在官渡六中实习的过程中,在初一听课,看到大多数的学生听说老师要提问,就紧张,生怕老师点到他们的名字,恨不得自己坐的位置下有一个“地洞”直接钻进去。但是有的同学他就不会在乎老师所提的问题,自己玩着自己的手机,根本就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第四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效果预设

4.1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

初中阶段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古人曾经说过:“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所以说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达到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创造和设计问题的情境,

9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注重挖掘教材内部的智力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奇心是比较强的,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产生了质疑时,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并主动地引导学生去讨论问题的疑点并解决这些疑点,还要对提出疑问的同学给予肯定。像以前有的老师面对同学的质疑是持否定的态度,并且这些学生还会被老师批评,说是没有头脑,显然老师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自尊心,即使学生的质疑是不合理的,作为老师的应该积极地给予肯定,而不是去打击他们,要培养他们有创造的精神。

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很关键的,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同学们提出质疑时,老师不能否定他们的质疑,而是要积极地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习。总之,老师们不能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他们有时候是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的引导他们,起到疏导的作用。

4.2 指导学生拟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制定的,初中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初中的语文课中,老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就是要让同学们能够理解今天所上课文的内容,及其在这篇课文中同学们应该明白的道理,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同学们就会为自己的学习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用来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这个过程学生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而不是在老师的逼迫下形成的。

在初一实习的过程中,在和少数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曾经问过他们有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他们都说没有,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考多少分,分数就是他们衡量的全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制定学习计划同学可以说只有极少数,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关于制定学习计划的问题,要去积极地引导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有了明确的学习计划,才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老师如果做到上述我说的提问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指导学生拟定学习计划的,老师作为一个示范者,就应该带领学生们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出学习计划,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指导学生拟定学习计划。

10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4.3 指导学生学会掌握学习方法

在一系列的课堂提问中,同学们应该会明白老师提问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同学们明白文章的内容及其蕴含的道理,更多是教会学生们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同学们形成一个定势,然后对同类问题做到顺向迁移或者逆向迁移,这才是老师最终的目的。在新课程标准 …… 此处隐藏:364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毕业设计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024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