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创新(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1.“2.5”阶段。本阶段以校内学习为主,开展时间为1~5学期,及第6学期前10周,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理论教学,即专业知识,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选修课等。第二,实践教学,即实践技


  1.“2.5”阶段。本阶段以校内学习为主,开展时间为1~5学期,及第6学期前10周,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理论教学,即专业知识,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选修课等。第二,实践教学,即实践技能,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选修课等。第三,寒期实践,包括大一寒假“拓展训练冬训营”(时间1周)和大二、大三寒假的社会实践体验(人均3周,学校组织到如京东集团、红豆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万科物业、保利物业、海底捞公司、星巴克公司等相关知名企业实践体验),本实践以培养“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自我成长能力”模块目标为主。第四,暑期实践,包括大一暑假“认识自我和自我成长夏训营”(2~2.5周)、大二暑假“企业家面对面夏训营”(1.5周),暑期实践的具体内容参见后文论述,本实践以培养“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自我成长能力”模块目标为主。


  2.“0.5”阶段。本阶段主要是综合实训阶段,开展时间为第6学期的11~20周,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手工综合实习(1.5周);人力资源薪酬、绩效综合实训(1.5周);物流供应链综合实训(1周);“自我规划和自我成长”实训(1.5周);创业决策实训(1.5周);经管综合仿真实训(1周);毕业拓展(0.5周);企业入职实训(1.5周)。“0.5”阶段承接前面的“2.5”和后面的“1”,通过本阶段的训练,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在学校完成通用型的“企业入职实训”,为学生进入企业后快速融入企业、成为岗位熟手和能手打下坚实的基础。


  3.“1”阶段。本阶段主要是第7~8学期,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实习(校企合作,以“订单班”为核心)、毕业论文、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交流指导、专业访谈及专业指导。


  三、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要点的创新和优化设计


  (一)“专业知识”模块的创新和优化设计


  本模块是“2.5”阶段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有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笔者对本模块进行了深化和优化设计,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的持续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主要包括:第一,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要更加精练,能反映最新的理论成果;第二,通过调研,分析总结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特质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满足其发展需求的专业知识教学,并为教学体系后面“0.5+1”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通过教研项目及编写教材,提高整个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水平,并大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高。各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出清晰的教研成果阶段性目标,包括要完成多少各个级别的教研项目、教材编写、教改成果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本模块的不断深化和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要求其教师按照本专业规划(2017—2021年),未来5年需完成校级教研项目6个以上,省级教研项目3个以上,国家级教研项目1个以上,并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自编教材5本以上,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经营模拟实践”“创新管理”等该专业核心课程,并争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


  (二)“实践教学”模块的创新和优化设计


  我国大部分民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结分析发现,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实践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基础技能实践培养环节(一般占6~8学分,课程设置3~4门)、专业技能实践培养环节(一般占10~12学分,课程设置6~8门)、专业综合技能实践培养环节(一般占20~24学分,课程10~12门),总的来看已具有较好的实际基础。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是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更纵向贯穿了“2.5+0.5+1”的整个过程,横向也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能力”5个模块互相交融、互相重叠和互相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的优化。通过入校的军训、专业导读、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实训及单独的实训课,培养学生的基本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第二,专业综合技能培养的优化。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并以创新能力、团队能力、人际技能、企业家精神及自我成长能力为核心进行培养。第三,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比例的优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学分和学时普遍占总学分和学时的30%以内,本项目通过课程优化和实践课程的扩展延伸,使实践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分及学时比达到1∶1.5,即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及学分比必须超过40%,并在未来3~5年经过探索和实践,使之接近1∶1,即50%,这在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将是较大的革新。第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实施方案,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并重点完善“0.5”阶段的系列综合实训和企业入职实训,使得“0.5”阶段承接前面的“2.5”和后面的“1”,巩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在学校完成通用型的“企业入职实训”,为学生进入企业后快速融入企业、成为岗位熟手和能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不断扩充完善暑期实训和寒期实训培养体系,扩充完善企业实习为主的“1”阶段,使整个实践体系成为整个培养方案最具特色的部分。


  (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模块的创新和优化设计


  “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模块紧密相关、相互促进,是形成本专业特色的重点创新之处。这两大模块在纵向设置上,以后期的“0.5+1”为主要培养环节,并深入渗透到前期的“2.5”教学环节中;在横向设置上,主要属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两大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诚信能力、担当重任的能力、创立企业核心价值和精神的能力、团队和领袖能力、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能力、创业能力等,实施要点包括:


  第一,在理论教学环节,通过案例教学、课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二,在校内的实践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际操作、综合能力培养等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拓展训练、企业经营模拟、创业决策模拟、经管综合仿真实训等实训课程。第三,“企业家面对面夏训营”活动。本实践在大二暑假完成,时间为1.5周,邀请相关企业家,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指导,让学生体验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和真实的内心世界。第四,开展讲座。通过企业家创业、管理体会、创新能力等讲座,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五,为了保证这两大模块的深度和效度,必须继续拓展本专业企业家库资源,建立起以类似万科集团分公司总经理、宝武集团分公司总经理、保利物业分公司总经理、京东集团分公司总经理等知名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为核心的专业企业家库,并建立长期合作。 …… 此处隐藏:9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创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72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