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出现了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出现了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等现象。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应该是: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因此必须在专业培养目标、就业走向和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毕业规格的基本要求、课程体系的总体优化、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等方面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构建。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


  作者简介:蒋团标(1964-),男,瑶族,广西富川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鹏(1981-),男,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经济师,管理学硕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完善的工商管理教育是工商管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及其超前的引导性,对于未来工商管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1、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在专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着服务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一味追“高”求“大”,与现行的我国高等教育指导方针相背离。教育观念陈旧,在教育价值观中重社会需求,轻个人发展;在教学观上,以教师为中心,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学”轻“问”;在教育质量观上,单一化思想严重,唯大规模与硕、博点设置为重,重共性,轻个性;专业教育的人才观还滞留在高深知识的继承性人才观,未能树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2、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又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工商管理的学科发展、职业实践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均已受到了重大的影响。针对这些变化,我们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实践创新与综合素质维度、个性化教育、学习能力与终生学习意识、创造力、做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专业院校学生在知识摄取、技能训练、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养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与职业需求相去甚远,不能适应职业多样化的实际需求。


  3、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


  首先是学科基础仍不够广泛,经济学占主导地位,而社会学、管理学、行政和法律等领域还未成为工商管理的学科基础。其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偏高,工商管理专业深度发展较缓慢,覆盖面狭窄,视野不够广阔。第三,课程体系结构上缺乏弹性,结构固化,方向性、选择性差,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原则相矛盾;以学科的分异而设课,课程间结合差。第四,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时设置与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及其所固有的突出的综合性、实践性相比,相对不足;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施过程随意性强,指导少,效果差,反映在毕业生对职业岗位适应慢、能力差,甚至出现思想和心理上的落差。


  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


  管理类专业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型专业,因为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属于管理学教育的范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将管理学知识在企业中转换为效益的高级人才,毕业后主要到企业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应用型本身又是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首先,应用型是相对于理论型而言的;其二,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层次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管理类基础性人才而言。管理类基础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市场、发展管理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市场的一般规律的人才;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市场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应当明确,本科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比如,高等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和管理科学专门人才”,对其中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系统的基础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应用型人才,与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才是不能等同看待的,否则,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势必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根据工商管理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培育取向:


  1、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采取通识教育加专业特长或素质教育加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在专业方向设置上采用“一专多向”的设置方式,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主—子模块”的设置形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打破学科壁垒,采取专业基础与专门化课程“集成联动式”的组合,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的人才。


  2、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


  这一点主要反映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专业方向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和实践环节安排等诸多方面都考虑了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做好到工商管理职业实践中工作的思想准备以及符合新时期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因此,毕业生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职业实践的要求,在职业竞争中争得首发优势。此外,由于他们出众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还同时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 …… 此处隐藏:91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72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