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创新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摘要]文章在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的总体目标,提出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从“专业知识体系、大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能力培养体系”四个

  [摘要]文章在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的总体目标,提出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从“专业知识体系、大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能力培养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建议应该建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支持,以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并对实施难点和效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2.5+0.5+1”模式企业家精神自我成长


  一、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现状分析


  对于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应用型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创新,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众多民办大学也进行了大量实践方面的探索和创新。相关改革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专业子方向的设置和优化为核心,进行相关专业课程优化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研究。我国部分民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如武汉某民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在第6~7学期,分为服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三个专业子方向课程,供学生选修。第二类是部分民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进行的“3+1”教学改革。所谓“3+1”模式,即前3个学年在校内进行系统学习,第4年在企业中进行实践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例如,武汉工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均实施了“3+1”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深入调研分析可发现,大部分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其一,没有解决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散乱、系统性差、培养目标难以精准定位的难题;其二,在实施中,学校阶段的“3”和企业阶段的“1”仍存在脱节的现象,企业仍反映学生素质难以满足需求,学生仍旧难以快速融入企业,实习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冲突矛盾不断发生等问题;其三,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方面,没有大的突破和建树,虽多方努力,但仍未摆脱学生缺乏自我独立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我国高等教育固有弊端的束缚。


  因此,本文依托笔者主持的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研分析,并结合近年来众多民办大学,如武汉工商学院、首义学院、文华学院等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针对我国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建立“2.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以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期在此基础上,不断办好我国民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为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体系的创新设计


  (一)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的总体目标


  综合项目的研究成果,并充分梳理实践经验,总结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的总体目标如下: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形成符合“2.5+0.5+1”培养模式需求的、能真正指引整个培养方案设计及实施的专业总体目标;对现有的理论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使之更加具有适用性、系统性及衔接性;建立起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大体系,并使得“0.5”阶段,及“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能力”5大模块和整个实践体系完整结合,形成有机的一体;重点对“0.5”环节的系列综合实训和企业入职实训进行研究,使之真正成为本培养方案改革的最大亮点,并起到整合、开启及衔接的作用,克服之前“3+1”培养模式“3”和“1”阶段存在的严重断裂、不能很好衔接的弊端;对暑假实践环节和寒假实践环节进行研究优化,并形成方案,论证其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模式;研究完善“企业家精神培养体系”,形成完整、具有创新性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检验;探析完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培养体系”,形成深入而可行的创新型实施方案,并进行理论探索及实践检验;完成校企合作深入实施方案,包括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深度建设,并以“订单班”开展为契机进行探索,使“1”阶段不断充实,不断创新,成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核心动力;师资培养形成新的体系和实施方案,并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实现本专业师资团队达到全国民办大学经管类专业领先水平的目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及优化


  在调研大量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有培养方案和相关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民办大学工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深度的优化设计,确定出本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相关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商业思维、团队精神、沟通技能与实践能力,具备企业家精神和综合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本目标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纲领,各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与创新。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及优化


  根据本文确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现有的大部分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实行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对整个培养体系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和调整,深化为“2.5+0.5+1”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在培养体系的纵向设置上,形成“2.5+0.5+1”模式,即对校内专业教学为主的“3”细化为“2.5+0.5”,“2.5”为校内的前5个学期及第6学期的前10周,以专业教学等环节为主;“0.5”为第6学期的11~19周,集中进行系列的专业综合实训和企业入职实训等。“1”以校外实习为主,在原有“3+1”实施的经验基础上,以订单班为核心,并不断扩展其内涵,使之达到新的高度。在培养体系的横向设置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为5个大的模块,即“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能力”。根据这5个模块,设置具体的各类型课程和校内外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并在整个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设置上,以本科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能力”培养模块体系为核心纽带,把整个教学体系结合为紧密有机的一体。课程体系设置强调和社会需求及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并以“学生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社会、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多赢。具体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 此处隐藏:100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72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