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四单元复习要点(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7
导读: ★(5)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当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6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1)基本原

★(5)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当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6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1)基本原则:①非歧视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互惠原则④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2)作用: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

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1)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5、中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额开放型经济体系。

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必须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引进来:①资金;②技术;③管理;④人才;走出去:①境外投资办厂;②对外承包工程;③劳务输出;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4、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原则。

篇二:人教版政治必修一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一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现行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适用于个体经济,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

4.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形式(按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要素、劳动要素、管理要素、信息要素等进行分配)。

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5、坚持收入分配公平:

主要表现为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平均主义抹杀了劳动差别和收入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平的原则,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重要举措: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对立性:效率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拉开收入差距;而公平则强调收入差距要合理; 如果片面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难以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也难以真正提高效率; 如果片面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公平就会失去物质前提,也就难以真正实现公平; 二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一面。一方面,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公平要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而为了促进效率,又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

如何处理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要促进公平,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精神,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7、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履行国家职能。财政的来源是社会财富。财政的是实质一种分配关系。财政的内容包括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财政的是通过国家预算实现的。

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的类型: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之初、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为经济“降温”。

8、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类型: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分配政策: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恰当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关系,从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b …… 此处隐藏:107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四单元复习要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4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