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四单元复习要点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篇一:高中政治必修一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什么(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

篇一:高中政治必修一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什么(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含义: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地位: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3)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个体经济 按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外资经济、私营经济 按生产要素分配

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内容:劳动(私营、外资经济中员工工资)、资本(购买股票、债券等)、技术、管理、土地(房屋租赁)等

意义: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

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为什么)★: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

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举措(怎样做):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提高两个合理比重,两个同步)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关系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具体措施: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 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的来源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实现过程:预算和决算。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40、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措施:1、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2、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家应制定合理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财政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最主要,居于首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42、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财政盈余的基本含义。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财政盈余是当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43、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凡是社会保障类的材料)。 (2)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工程建设类的)。

(3)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凡是增加或减少支出(包括税收))。 44、税收及其种类(影响较大的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大类。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属于流转税) 和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2)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增值税的意义: A、避免重复征税,促进生产专业化。 B、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个人所得税的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4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必要性(为什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公民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如何树立纳税人意识?(怎样做):

①公民要增强依法纳税、诚信纳税、自觉纳税意识;

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③公民要增强与违反税法的行为(①偷税;②欠税(纳税期限);③骗税(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税);④抗税(用暴力或威胁)作斗争的意识。 ★47、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8、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①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 ③滞后性 …… 此处隐藏:368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四单元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4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