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必修二专题二练习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练习题,含大题答案。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种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 ) A.明朝中后期 B.鸦片战争后 C.洋务运动期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 2.曾主持中国海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练习题,含大题答案。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种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

)

A.明朝中后期 B.鸦片战争后

C.洋务运动期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

2.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

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 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5.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6.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19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近代工业的是( )

A.商人、地主和官僚 B.官僚和手工业者

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练习题,含大题答案。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9.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10.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合理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1.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

12.下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

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

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

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

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工业(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4.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5.一位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练习题,含大题答案。

“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本质反映了( )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

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

16.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 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

全。 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 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 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 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18.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19.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

20.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11·福建学业水平测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22.“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 …… 此处隐藏:26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必修二专题二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975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