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1.滨水景观简介 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2.案例分析——以牡丹江滨水景观为例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交界地区,与俄罗斯接壤,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中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享有“中国雪城”“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等美誉,因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牡丹江横跨市区而得名。
牡丹江右岸滨江地区位于牡丹江南岸,西起西十一条路、东至东小
河,总长度为4 950 m,包括北起沿江护岸线向南5 00 m~1 000 m的范围,总用地面积为238 hm2。其中,右岸亲水休闲绿带宽70 m~280 m,用地面积为80 hm2,右岸滨水地段建设带的面积为158 hm2(图1)。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牡丹江右岸滨水区规划理念:
为了更好地促进牡丹江右岸滨水地区的发展,在规划中还应坚持以下几点:
(1)功能定位应与原有城市功能形成互补。根据“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指导思想,滨江地段的功能定位一定要补老城之不足,以提升城市整体品质为己任,实现新老城区功能上的互补,而不是重复建设,造成本城内部的恶性消耗。
(2)创造连续的近水空间,以保证滨江岸线的共享性。将滨江岸线开辟为公共步行道几乎是所有成功滨水开发项目所采取的做法。让滨江的其他建设项目后退岸线,不但不影响建筑使用者登高远眺水景,反而可利用退让出来的亲水岸线吸引更多的人流。
(3)实现滨江地段高度的可达性。与城市中心及城市其他地区便捷的交通联系是滨江地段开发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不仅可以提高滨水景观资源的共享度,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流,集聚人气,促进滨水新区的发展。
(4)不仅仅重视静态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而且注重将人的活动有机地引入城市设计中,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空间,使物质空间环境更富有活力与魅力。
(5)寻找一种合理的土地混合使用模式,推动滨江地段城市生活的多元化。
(6)对两岸岸线景观进行整体考虑。城市景观具有共时性的特征,规划应促进牡丹江两岸城市景观风貌的协调与统一。
功能分区:“一带五区”
——滨江亲水休闲带
——金融商贸会展区
——文化休闲区
——低密度高级居住社区
——滨江生态园林区
——行政办公区
景观结构
规划遵循以人为本及自然、生态、文化的原则,创造优美、宜人的绿化休闲空间,使之成为牡丹江市滨水景观的一个亮点,并成为江南新区开发的起点和拉动点。 牡丹江右岸是牡丹江沿江风景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的景观,为游人提供清新、优美的休闲空间。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一轴、一带、三区、三点、三广场”
城市轴线为轴
一条景观带
“丹江画卷”
历史文化
“锦秀园”
怡人景观
“城市绿舟”
生态主题
三个广场节点
三个桥头广场
规划将环堤路(镜泊湖北路)确定为景观游览路,在满足交通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游览性道路的园林艺术风格,使之成为牡丹江市的标志性道路。规划道路线型总体上与沿江自然岸线相结合,蜿蜒优美,“临江见江”。
结合景观节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塑造具有层次变化、色彩变化和
季节变化的绿化景观。右岸景观带的绿化设计充分利用长4 950 m、宽70 m~280 m 的绿化带进行绿化和美化,最大程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根据不同地段的地质地貌、环境和功能,进行不同的平面及立面组合,植物配植采用乔、灌、地被植物结合的手法,在堤边种植攀爬植物,缓和岸壁突兀而生硬的外观,使整个绿化带具有统一性、连续性和艺术性,体现自然与艺术的结合,展现具有层次、色彩、季节变化的绿化景观,达到既有整体的大气又有步移景易的景观效果。
以人为本,巧妙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休闲空间,塑造具有鲜明北国特色的滨水景观。牡丹江河道冬季冰封大地、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这里也是牡丹江市民冬季活动的主要场所,规划安排参与性、观赏性较强的冰雪活动,构筑牡丹江市冬季旅游活动、文化活动的亮点,包括冰雕、雪雕、雪堡等观赏项目,以及雪地摩托、狗拉爬犁、滑道等参与性较强的冰雪活动。
雪景规划: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应强调其开敞性和连续性。通过一条贯穿整个沿江地区的绿化漫步道,将沿江的重要视觉景观点联系为有机的开敞空间体系,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体验;滨江开敞空间节点应向纵深方向渗透,以与城市开敞空间更好地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开敞空间体系。
场所的公共性:
各种活动组织休闲空间,塑造具有鲜明北国特色的滨水景观。通过一些公共供给的组织,不仅使周围地区更具有人气,也增加空间的使用价值,如游船码头,儿童活动场,休闲广场,生态广场的设计使得景观视野更开阔。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周围建筑风格:
从景观的整体性出发,协调建筑群体风貌,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滨江天际线规划对沿江建筑的高度、形态、体量、色彩、位置和风格等进行控制和引导,以协调滨水地区的整体建筑风貌。
(1)良好的街道空间界面,建筑群体的高度和与之相邻的街区相协调。镜泊湖北路沿线第一排建筑尺度宜适中,同一街区内的建筑高度、层高一致,建筑立面的风格、色彩、招牌和标识等亦统一,以形成亲切、连续的城市景观界面。
(2)强化重点景观建筑,在重要景观点设置景观建筑,使之成为地标性建筑。所有建筑的视野都设计得开阔,在建筑平面布局上使更多的界面能够欣赏到水景。
(3)对沿江的天际轮廓线进行严格控制,没有建筑过密或空间上杂乱无序现象的出现。沿江第一层次天际线基本控制在18 m~24 m,形成水平线;第二层次天际线由错落有致的点式建筑形成,多数建筑控制在40 m以下。镜泊湖路和兴隆街交叉口处是城市主要的景观点,规划在此处布置三幢高低略有不同的高层建筑,其中,建筑高度最高为 100 m,成为整个滨江天际线的制高点;在该建筑东面1 200 m、西面700 m处各布置一幢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分别为80 m和 60 m,形成滨江天际线的次制高点,由此形成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滨江天际线。从江北望向江南,前部是连绵的绿色岸线,中间是线性的、连续的、尺度亲切的水平线,后部是错落有致的点式建筑,背景则是悠悠的远山,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美丽的景观轮廓线。
…… 此处隐藏:96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