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RA-X5 中文操作说明书
連線式自動錫膏印刷機
中文操作說明書
機型: X5
台灣港建股份有限公司
頁次: 一.安全裝置
二.設備各部名稱介紹 三.技術資料 四.開機/關機順序 五.軟體敘述 六.參數輸入 七.程式編輯
八.如何製作2 1/2D的檢測程式 九. 鋼板開孔限定 十.保養及清理項目表
一.安全裝置
使用本機器前必需先瞭解本印刷機安全裝置
警急停止
開關
開關
指示燈:
紅色燈:危險故障 橘色燈:手動模式 綠色燈:自動模式
後蓋板
蓋板
前後安全蓋板:
前後蓋板主要保護操作時防止操作者將頭手伸入機器印刷區,兩側各有氣動插銷,當機器印刷移動時會固定蓋板。
警急開關:
警急開關位於機器左前方,當機器遇到警即時按下開關會切斷馬達控制電源但PC仍保持電源。
二.設備各部名稱介紹
輸出輸入裝置
Keypad:鍵盤 Monitor:螢幕
數
方向鍵
刮刀裝置 刮刀高度 調整鈕
鋼板組
鍵
操作燈
鋼板固定氣缸
框架軌道
視覺系統
傳輸系統
影機
潔劑噴頭
PCB固定夾
上固定夾 側固定夾
可動式印刷台
升降台
支撐
氣管控制裝置
送軌道氣缸
主氣壓表 : 6 bar PCB 夾板表 : 5 bar 鋼板固定夾表: 4 bar
網板固定表 : 2-6 bar 主氣 壓
電器控制裝置
PC控制箱
I/O電磁閥
三.技術資料
印刷參數 項目 內容 1 印刷面積 2 印刷速度 3 印刷裝置 4 印刷壓力 5 脫離速度設定 6 脫離距離設定 7 網版升降 8 脫離設定 9 調整範圍
10 印刷模式(網版) 11 12 14 15 16 17
印刷模式(鋼版) 刮刀型式
刮刀深度設定 刮刀懸吊方式 印刷距離設定 印刷範圍設定 印刷面積位置點
規範
Max.460 x 460 mm 5-199 mm/sec
雙獨立氣控式刮刀頭,閉路式迴路;懸吊式刮刀 0-240 N / ± 0.04 bar 0.2 – 10 mm/s ; 可調整 0 – 3 mm
可調整 0 – 3 mm -2 – 6 mm
X: ± 7 mm Y: ± 7 mm 角度: ±2° Printing/flooding
printing/flooding/printing/flooding Printing/printing
方形刮刀,45°Flat刮刀,60°鋼刮刀,角度調整式刮刀 微調式轉軸 活動懸吊式 可調整 可調整
依鋼板尺寸可用於前 中 後
印刷尺寸 1 最小尺寸 2 最大尺寸 3 PC板厚度 4 PC板變形 5 PC板板邊限制 6 PC板上下邊限制 7 PC板支撐方式 8 9 10 11 12 13 15
PC板夾板方式 傳輸高度
傳輸軌道寬度調整 傳輸系統數量 傳輸軌道皮帶寬度 傳輸速度 傳輸方向 鋼板尺寸
80 x 50 mm 460 x 460 mm 0.5 – 6 mm
1 % to max.11mm incl. PC板厚度 上夾式2.5 mm 側夾式 0 mm 23 mm
磁鐵式頂針,方塊 選項:真空頂針或治具,萬用印刷座
上夾或側夾 選項:真空治具 950±15mm
馬達控制(軟體設定) 1
2.5mm 400 mm/s
左—右,右—左,左—左,右—右,直接通過
Min:300 x 300 mm, Max:737 x 737 mm ,厚度: 25 – 40 mm,可調式不需支架
其他選項功能 1 鋼板清潔方式 2 3 4 注射式錫膏 自動溫度控制 生產管理
2½D檢查系統
程式設定(乾,濕,真空)清潔方式;清潔次數,潔淨劑量,速度及距離 噴嘴式清潔溶劑噴閥
可調整注射量及距離,可安裝0.5或1公斤注射筒 內藏式溫度控制
離線式電腦圖型顯示製程參數 可判定錫膏覆蓋率,短路和開孔量
視覺系統 1 基準點 2 基準點尺寸 3 攝影機 4 攝影機視窗 5 基準點位置 6 基準點教導方式
機器控制 1 控制硬體
2-4點 任意形狀
0.7 – 3 mm²
雙攝影機 EVA視覺辨別系統 10 x 8 mm
PC板上任何位置
直接教導程序方式(專利)
2 3 4 前後端設備連接介面 網路連接
操作引導模式
工業電腦,硬碟供應程式儲存,3.5吋磁碟機可供印刷資料儲存及版本提昇,RS232連接介面的字母與數字符號構成鍵盤,並聯式介面印表介面LPT1 Siemens 或 SMEMA Workgroups 軟體視窗
圖表式使用介面,操作和系統錯誤都清楚顯示在螢幕上
機器性能 1 PC板調整重覆精度 2 PC板調整位置精度 3 動作週期 4 製作新程式 5 換線時間 供應電源 7 電源消耗量 8 供應氣壓 9 操作溫度 10 相對溼度
±12.5μm@5 sigma 25μm @ 5 sigma < 12秒
大約 10分鐘 製作新產品不含2½D程式製作 大約 5分鐘 包含重新調整 230V ± 10% < 2 kw 5-6 bar + 10-40°C 30 – 90%
四.開機/關機順序
開機程序:
1. 檢查空氣壓縮氣壓主氣壓表在6 Bar 2. 旋轉主電源開關至ON的位置 3. 電腦自動讀取前一次最後程式 4. 出現主畫面
5. 使用游標鍵選擇CONTROL 項目 6. 按 Enter鍵 項目最前端綠燈亮
7. 移動游標鍵選擇 REFERENCE-DRIVE 項目 8. 按 Enter鍵 項目最前端綠燈亮
9. 所有X,Y 印刷座馬達回復原始參考點,但傳送軌道除外
關機程序:
1. 移動游標鍵選擇 BASIC POSITION項目 2. 按 Enter鍵 項目最前端綠燈亮
3. 所有X,Y 印刷座馬達回復原始參考點,但傳送軌道除外 4. 使用游標鍵選擇CONTROL 項目
5. 按 Enter鍵 CONTROL和REFERENCE-DRIVE項目最前端紅燈亮 6. BASIC POSITION項目最前端綠燈亮變成灰色 7. 控制箱電源 OFF,印刷座刮刀下降 8. 關掉主電源開關,螢幕畫面關閉
操作模式
操作模式可以在主畫面內 Operation Mode 選擇
Semi-automatic 半自動
印刷電路板進入和送出都在進入端同一邊 印刷電路板進入和送出都必須手操作
印刷週期由腳踏開關控制,機器連接要求以進入端
Inline 連線
在連線方式下,機器若要進行印刷,連接介面會向上端要求要求PCB送板到印刷台,並再印刷完成會等待下方空板時送出要求PCB
Pass through直接通過
PCB在無印刷下直接由進入端進入並由送出端送出直接通過
Load in Unimag 進入端使用
印刷電路板進入和送出都在進入端同一邊
Load out Unimg 送出端使用
印刷電路板進入和送出都在送出端同一邊
啟動自動功能
確定機器在電源ON情況下,輸入正確印刷程式,PCB在軌道皮帶上,機器完成回到基準位置
1. 使用游標鍵選擇Automatic 項目
2. 按 Enter鍵 項目最前端綠燈亮,啟動自動印刷模式 3. 當印刷程序完成時,PCB從送出端送出
離開自動功能
當主畫面Counter=0 時機器指示燈轉為黃燈 1. 使用游標鍵選擇Automatic 項目
2. 按 Enter鍵 項目最前端紅燈亮,跳出自動印刷模式 3. 機器回到基準位置
五.程式編輯:
編輯新程式
編輯動作 程序1 輸入 PCB 板之長.寬.厚及調整軌道寬度 2 執行 transport ,送進 PCB 板 3 升上底座(table up)
4 架上鋼板以目測與 PCB 板對位及夾住鋼板(screen clamping) 5 降 …… 此处隐藏:339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