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同步练习及答案(2)
教师先播放1999年9月中央为“两弹一星”有关人员授勋的报道,然后介绍一些与之有关的具体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邓稼先,也可以是其他从事过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他们忘我的奉献、不慕荣利的高尚品德和个性魅力会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使我们愿意了解这些英雄人物。下面就让我们详读《邓稼先》一文。
一、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任务一: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读读写写”栏目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 元勋.( ) 无垠.( ) 选聘.( ) 至死不懈.( ) 筹.划( ) 宰.割( ) 彷.徨( ) 仰.慕( ) 鲜.为人知( ) 开拓.( ) 难堪.( ) 鞠躬尽瘁.( ) 风悲日曛.( ) 兽铤.亡群( )
〔答案〕jiàxūn yín pìn xièchóu zǎi páng yǎng xiǎn tuòkān cuì
xūn tǐng
2.解释下列词语。
(1)宰割:
(2)彷徨:
(3)可歌可泣:
(4)鲜为人知:
(5)当之无愧:
(6)锋芒毕露:
(7)家喻户晓:
(8)妇孺皆知:
(9)马革裹尸: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1)比喻侵略、压迫、剥削。(2)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3)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4)很少有人知道。(5)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6)形容人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7)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8)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9)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10)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任务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背景介绍: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的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下这篇文章。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4.文体介绍: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中的几件典型事情。
任务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如下问题,独立思考与组内互助相结合。】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明确〕
1.本文采取横式结构方式,共分6部分,试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第四部分:写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举例具体叙述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着与勇敢精神。21·cn·jy·com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2.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示例: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一个才智超群、意志坚强的邓稼先,
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一个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二、人物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对应本堂课的目标4,仍然通过让学生主动阅读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了解文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示例: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胜利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行动描写:以第三部分为例进行分析。
语言描写: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短短一句话,突出了邓稼先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
侧面描写:第五部分,“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第二部分最后两段;第三部分第九、第十段。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质疑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发问,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围绕自读课文时的疑惑,在班内提出疑问,然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集中释疑。】
问题预设: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 …… 此处隐藏:299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专业资料]《蜜蜂之家》教学反思
- [专业资料]过去分词作定语和表语1
- [专业资料]苏州工业园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 [专业资料]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
- [专业资料]2018年中国工程咨询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
- [专业资料]2015年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
- [专业资料]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matlab版 离散傅里叶
- [专业资料]“十三五”重点项目-虎杖白藜芦醇及功
- [专业资料]2015-2020年中国竹木工艺市场需求及投
- [专业资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
- [专业资料]财政部修订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专业资料]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增强型)
- [专业资料]工程进度总计划横道图模板(通用版)
- [专业资料]七年级地理同步练习(天气与气候)
- [专业资料]X光安检机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专业资料]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区
- [专业资料]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1]
- [专业资料]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 [专业资料]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六项”制度
- [专业资料]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 电子账册联网监管培训手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
- 对我区担保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 平面四边形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 2016年党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如何设置电脑定时关机
- 全球最美人妖排行榜新鲜出炉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问卷
- Visual Basic习题集
- 《鱼我所欲也》课件2
- 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 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D 类功率放大器资
-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1)
-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 Windows 7 AIK 的使用
- 风电场全场停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化工原理选填题题库(下)
- 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学习与思考
- 西安先锋公馆项目前期定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