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习题+答案)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应用
一.均值不等式
1.(1)若a,b R,则a2 b2 2ab (2)若a,b R,则ab
2. (1)若a,b R*,则
a b2
*
a b2
22
a b时取“=”)
ab (2)若a,b R,则a b 2
2
ab(当且仅当a b时取“=”)
a b (3)若a,b R,则ab ) (当且仅当a b时取“=”
2
*
3.若x 0,则x
1x
“=”);若x 0,则x 2 (当且仅当x 1时取
1x
“=”) 2 (当且仅当x 1时取
若x 0,则x 1 2即x 1 2或x 1 -2 (当且仅当a b时取“=”)
x
x
x
3.若ab 0,则a b 2 (当且仅当a b时取“=”)
b
a
若ab 0,则
ab
ba
2即
2
ab
ba
2
2或
ab
ba
) -2 (当且仅当a b时取“=”
4.若a,b R,则(
a b2
)
2
a b2
(当且仅当a b时取“=”)
注:(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一:求最值 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3x 2解:(1)y=3x 2+
11
(2)y=x+ 2xx
1
3x 2 = ∴值域为[,+∞)
2x
1
x· =2; x
1
x· =-2
x
1
≥22x1
(2)当x>0时,y=x+≥x
11
当x<0时, y=x+= -(- x )≤-2
xx
∴值域为(-∞,-2]∪[2,+∞)
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1:已知x
54
,求函数y
4x 2
14x 5
的最大值。
1
解:因4x 5 0,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4x 2) x
54
, 5 4x 0, y 4x 2
1
4x 5
不是常数,所以对4x 2要进行拆、凑项,
2 3 1 3
1
5 4x
4x 55 4x
当且仅当5 4x
15 4x
,即x 1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x 1时,ymax 1。
评注:本题需要调整项的符号,又要配凑项的系数,使其积为定值。
技巧二:凑系数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例1. 当时,求y x(8 2x)的最大值。
解析:由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此题为两个式子积的形式,但其和不是定值。注意到2x (8 2x) 8为定值,故只需将y x(8 2x)凑上一个系数即可。
当
,即x=2时取等号 当x=2时,y x(8 2x)的最大值为8。
32
评注:本题无法直接运用均值不等式求解,但凑系数后可得到和为定值,从而可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 变式:设0 x
,求函数y 4x(3 2x)的最大值。
3
2
2x 3 2x 9
解:∵0 x ∴3 2x 0∴y 4x(3 2x) 2 2x(3 2x) 2
222
当且仅当2x 3 2x,即x
3
3
0, 时等号成立。 4 2
技巧三: 分离
例3. 求y
(x 1)的值域。
x 1
解析一: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不妨将分子配方凑出含有(x+1)的项,再将其分离。
x 7x 10
2
当
,即
时
,y 5 9(当且仅当x=1时取“=”号)。
技巧四:换元
解析二: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可先换元,令t=x+1,化简原式在分离求最值。 y
(t 1) 7(t 1)+10
t
2
=
t 5t 4
t
2
t 4t
5
5 9(当t=2即x=1时取“=”号)。
评注:分式函数求最值,通常直接将分子配凑后将式子分开或将分母换元后将式子分开再利用不等式求最
A
值。即化为y mg(x) g(x)恒正或恒负的形式,然后运用均值不等式来求最值。 B(A 0,B 0),
g(x)
当,即t=时
,y 技巧五:注意:在应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若遇等号取不到的情况,应结合函数f(x) x
2
ax
的单调性。
例:求函数y 的值域。
解:令
t(t
2),则y
1t
2
t
1t
(t 2)
因t 0,t 1,但t 因为y t
1t
1t
解得t 1不在区间 2, ,故等号不成立,考虑单调性。
52
在区间 1, 单调递增,所以在其子区间 2, 为单调递增函数,故y
5
。
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 。
2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练习.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x 的值. (1)y
x 3x 1
x
2
,(x 0) (2)y 2x
1x 3
,x 3 (3)y 2sinx
23
1sinx
,x (0, )
2.已知0 x
1,求函数y 条件求最值
的最大值.;3.0 x
,求函数y .
1.若实数满足a b 2,则3a 3b的最小值是分析:“和”到“积”是一个缩小的过程,而且3a 3b定值,因此考虑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小值, 解: 3a和3b都是正数,3a 3b≥23 3 23
a
b
a b
6
当3a 3b时等号成立,由a b 2及3a 3b得a b 1即当a b 1时,3a 3b的最小值是6.
变式:若log4x log4y 2,求
1x
1y
的最小值.并求x,y的值
技巧六:整体代换:多次连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要注意取等号的条件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错。。 2:已知x 0,y 0,且
1x
1x
9y
9y
1,求x y的最小值。
1 x
9
x y y
错解: x 0,y 0,且..
1, x y
12 故
x y min
9y
12 。
错因:解法中两次连用均值不等式,在x y x
y,在1
x
条件是
1x
9y
即y 9x,取等号的条件的不一致,产生错误。因此,在利用均值不等式处理问题时,列出
等号成立条件是解题的必要步骤,而且是检验转换是否有误的一种方法。 正解: x 0,y 0,
1x 9
19 y9x
10 6 10 16 1, x y x y
xyxyy
当且仅当
yx
9xy
时,上式等号成立,又
1x
9y
1,可得x 4,y 12时, x y min 16 。
1y
变式: (1)若x,y R且2x y 1,求1
x
的最小值
(2)已知a,b,x,y R且a b 1,求x y的最小值
xy
y2
技巧七、已知x,y为正实数,且x+=1,求+y 的最大值.
2
a 2+b 2
分析:因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二次和一次,故采用公式ab≤。
2
2
2
1
+y 中y前面的系数为 , +y 2 =x
2
2
2
1+y2· =2 x·
21y + 22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下面将x,
1y
分别看成两个因式: 22
x+(
2
x1y 22
yy1
相关推荐:
- [教学研究]2012西拉科学校团少队工作总结
- [教学研究]建筑工程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 [教学研究]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
- [教学研究]ERP电子行业解决方案
- [教学研究]钢支撑租赁合同范本
- [教学研究]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用户手册Rev1.0
- [教学研究]MOOC课程:金瓶梅人物写真(每章节课后
- [教学研究]追加被执行人申请书(适用追加夫妻关系)
- [教学研究]2014年驾考科目一考试最新题库766
- [教学研究]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
- [教学研究]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下26课-客
- [教学研究]小导管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 [教学研究]一般财务人员能力及人岗匹配评估表
- [教学研究]打1.2.页 小学一年级暑假口算100以内加
- [教学研究]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
- [教学研究]2012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_35412
- [教学研究]最简易的电线电缆购销合同范本
- [教学研究]如何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
- [教学研究]工作分析与人岗匹配
- [教学研究]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
-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
- 台湾宜兰大学互联网交换技术课程 01_In
- 思想品德:第一课《我知我家》课件(人
- 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点目标仿真报告(附
- 利辛县“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手机APP行业市场发展趋
- 广告策略、创意表现、媒体方案
- 企业如何申请专利的的几点思考
- 《中国教育简史》网上作业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
- 年终晚会必备_精彩的主持稿_精心整理_
- 信息工程专业自荐书
- 2019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练习:第十二单
- JAVA俱乐部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 2016-2021年中国小型板料折弯机行业市
- (人教新课标)六上_比的基本性质课件PPT
-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网申论备考技巧:名言
- 神经阻滞麻醉知情同意书
- 施工企业信息填报、审核和发布的相关事
- 初一(七年级)英语完形填空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