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
鄢家全 张志中 王 健 温增平 俞言祥
刘爱文 潘 华 吕红山 郝玉芹
(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要 在比较分析以往烈度表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了社会反响标志;对Ⅹ—Ⅻ度的房屋建筑
物和地表现象标志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完善了作为1中国历史地震烈度2阶烈度表相应的《
表》.文中对烈度表的各项标志作了简要说明,并列举了国内外10次历史地震事件的评定实
例.本文提出的历史地震烈度表,保持了以往烈度表的适用性与一致性.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地震烈度 烈度表 烈度评定
:/doi10.3969.issn.02533782.2011.04.011 中图分类号:P316 文献标识码:Aj
犃狊狋狌犱狀狊犲犻狊犿犻犮犻狀狋犲狀狊犻狋犮犪犾犲狅犳犆犺犻狀犲狊犲狔狅狔狊
犺犻狊狋狅狉犻犮犪犾犲犪狉狋犺狌犪犽犲狊狇
YanJiauanhanhizhonanianenZenin Z WqgZg WgJgpg
YuYanxianiuAiwen PanHuaüHonshanaoYuin L L Hggq
(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狅犲狅犺狊犻犮狊,犆犺犻狀犪犈犪狉狋犺狌犪犽犲犃犱犿犻狀犻狊狋狉犪狋犻狅狀,犅犲犻犻狀00081,犆犺犻狀犪)犳犌狆狔狇犼犵1
http://doc.guandang.net:,犃犫狊狋狉犪犮狋Onthebasisofreviewinndanalzinxistinintensitcalesa12gaygegys
radescaleforChinesehistoricalearthuakesisproosedinthispaer.Wegqpp
haveadustedandaddedtheindicatorsofbuildinamaefeaturesandmacrojgdg
andsulementedthesooⅫ,seismiceffectsvisibleongroundforintensitppyⅩt
cialresonseunderdifferentintensitlevels.Thedianosisfordifferentintensipyg
tlevelsareexlained.Intensitvaluationsfor10domesticandworldhistoriypye
calearthaukesaremadeaspracticalcases.Theevaluationofhistoricalearth
uakeintensitiesbasedontheproosedintensitcaleisconsistantwiththatqpys
followinheoriinalscale.gtg
:;;M;犓犲狅狉犱狊historicalearthuakesseismicintensitacroseismicscaleintenqy狔狑
sitvaluationye
)和地震行业科研专项()资助.本文是《历史地震烈10110200708005基金项目 国家标准化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
度表研究报告》的节录稿.若查阅原报告全文,请登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h:tt∥www.p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ceai.ac.cn.11AC1013.gp
收稿日期 20100416收到初稿,20101108决定采用修改稿.
通讯作者 e:mailzhizhon1954@126.comg
5163卷 地 震 学 报 3引言
地震烈度是根据对宏观地震现象分析归纳得来的标志评定的,是定性的.任一烈度值,都是由多种标志在相互参证对比中得到的结果为最好.它的每一项标志,都必须是有代表性的.确定一项标志,须从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地震现场调查资料中去选择,方可满足要求(李善邦,)1981.通常以列表的形式给出不同烈度值相应的各项标志,这种表就称之为烈度表.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
烈度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尺度,随着建筑物的形式和质量的变化,地震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免不了要不断对其进行修改(,Grünthal1998).中国现行的烈度表(/)主要用于现代地震的调查研究,缺少历史地震方面的标志,故不适用于GBT17742
评定历史地震烈度.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烈度表的发展状况简述,及其对典型烈度表中历史地震标志的运用比较分析,最终提出既与现今国际烈度表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鄢家全等,),使之能适用于历史地震烈度的评定.2010
1 地震烈度表的国际和国内发展简况
1.1 国际简况
最早的烈度表是卡斯塔尔迪()于1JGastaldi564年编成.但初期的烈度表常常是为调查某一次地震用的,很简单,也不统一.到1)和9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罗西(MSdeRossi瑞士的弗瑞尔(),在同一时期的研究结果很相似,遂于1FAForel883年联合发表了他们的烈度表.这是第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R罗弗氏)地震烈度表.德国人西伯格(F(A
)对罗弗氏地震烈度表进行补充和改进,并用坎坎尼(,)绝对烈度表的SieberCancani1904g
数据,每度配以地震影响作用力,以加速度表示,编制成当时最完备的12度烈度表,简称为西伯格()地震烈度表(李善邦,)19241981.
半个多世纪以来,除日本外,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12度烈度表.这些表在实用http://doc.guandang.net价值上大同小异,只是在使用的复杂程度上有所变化.其中,堪称世界性的烈度表是MSK烈度表.该表是由苏联的SVM、德国的WSedvdevonheuer和捷克斯洛伐克的VKarnikp
于1962年提出,不仅在欧洲通用,而且在南、北美洲等地也使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震及地震构造图工作组的意见,从1UNESCO)963年12月起,作为国际标准的新烈度表用加速度进行编制,并于1964年完成.这就是“MSK64烈度表”.20世纪80年代初,该表经过修改后称之为“MSK81烈度表”.
以GG地震烈度表工作组,在MSruntal为主席的欧洲地震委员会(ESC)K81烈度表的基础上,精心编制成新的《欧洲地震烈度表》((修正的MS1992)K烈度表,1992).又经过3年的试用、征求意见和补充修改,于1996年在ESC全体委员会议上讨论通过,成为《欧洲地震烈度表》()()(,)EMS1998Grünthal1998.该表是国际上最新的12度烈度表,不仅适用于现代地震的调查研究,同样也适用于历史地震烈度评定.在该表第6章烈度评定的实例中,有实际应用的说明.
1.2 中国地震烈度表的发展历程
首先是谢毓寿根据中国的地震资料,结合建筑物的形式和结构特征,参考了当时世界上各种1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谢毓寿,2度烈度表,编制成《1957).差不多在同一时间
4期 鄢家全等: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 517段,李善邦 …… 此处隐藏:212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专业资料]《蜜蜂之家》教学反思
- [专业资料]过去分词作定语和表语1
- [专业资料]苏州工业园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 [专业资料]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
- [专业资料]2018年中国工程咨询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
- [专业资料]2015年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
- [专业资料]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matlab版 离散傅里叶
- [专业资料]“十三五”重点项目-虎杖白藜芦醇及功
- [专业资料]2015-2020年中国竹木工艺市场需求及投
- [专业资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
- [专业资料]财政部修订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专业资料]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增强型)
- [专业资料]工程进度总计划横道图模板(通用版)
- [专业资料]七年级地理同步练习(天气与气候)
- [专业资料]X光安检机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专业资料]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区
- [专业资料]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1]
- [专业资料]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 [专业资料]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六项”制度
- [专业资料]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 电子账册联网监管培训手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
- 对我区担保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 平面四边形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 2016年党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如何设置电脑定时关机
- 全球最美人妖排行榜新鲜出炉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问卷
- Visual Basic习题集
- 《鱼我所欲也》课件2
- 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 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D 类功率放大器资
-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1)
-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 Windows 7 AIK 的使用
- 风电场全场停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化工原理选填题题库(下)
- 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学习与思考
- 西安先锋公馆项目前期定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