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_低碳经济_现状及策略选择
论文
第27卷第15期
2010年8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01.27No.15Aug.2010
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及策略选择
杨
俊1,鲍泳宏1,刘芊2
(1.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2.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在2010年两会上,九三学社因提交了一份名为《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而备受关注。从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我国面临的巨大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以低碳带动经济复兴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在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低碳经济模式的政策措施:完善法律法规,设计经济刺激方案;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以结构创新推进低碳经济;提高认识。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模式;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15-001l_04
0
引言
2010年的“两会”,‘‘f氐碳风’劭吹。根据相关资料粗略统
自然灾害频发,各国人民也强烈呼吁其政府马上采取措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便逐渐降低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环境机构和欧洲委员会在2009年9月发布的~份报告中显示,现在北极冰川的含量仅仅是20世纪50年代北极冰川含量的一半。也就是说,在过去的50年间,北极冰川已经融化了多达一半。该报告中预计。到2100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从伦敦到雅典将有400多万欧洲人面临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损失将达到2万亿欧元。
国际能源机构指出,如果不能马上达成针对气候改变的全球协议,世界就要面临能源费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大幅增长;并警告,各国应马上采取行动,遏制灾难性的气候变暖,不然,每拖延一年,抗防费就会增加5
000
计,“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而代表、委员们所提有关“低碳”的事例更是不计其数。这表明,“低碳”不再只是概念。“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但从“热情”到“现实存在”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作为政策意义上的概念,低碳经济最初是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2月24日发表的白皮书中所提出的…。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LCE)是指—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或指一个经济系统的碳足印(碳足印指个人或者一个系统日常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接近于或等于零。它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
亿美元。国际能源机构在《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丁业生产出现严重紧缩,2009年全球能源消耗低于2008年,这是1981年来的第一次。不过,一旦经济复苏,各国能源需求都会出现反弹。如果现行能源政策不改变,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在未来5年里每年平均会增加2.5%。
根据这一趋势,未来20年世界主要能源需求量每年会平均增长1.5%。对石油(不包括生物燃料)的需求将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从2008年的每天8500万桶增加到2030年的l亿500万桶。照此下去,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年内上升6摄氏度,给气候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能源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发电需要。报告说,从现在到2030年,世界电力需求每年会增加2.5%。
“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1国际背景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气候正变得越来越糟糕,
收稿日期:2010-06-m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41029)
作者简介l杨俊(】972-),男,重庆铜梁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
长、能源技术经济、创新理论与实践、行业经济与企业发展战略、金融经济;鲍泳宏(1985-)。女。重庆奉节人。重庆大学经
济与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能源技术经济;刘芊(1991_),女,重庆奉节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论文
图l显示了最近20多年间全球变暖的大事记。我国在1997年签署并于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当时的美
全球范围
2年■丽丽耍孵通弋礤研啄覃覆弼_-—]一
7牛l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钽
国却一直拒不承担减排义务,因而也成为众矢之的㈨。随
着20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全球在“京都议定书”、
中国范
992
隳熏蔡骠翼鬻蔡磊黯蔡粤圃甄弪豇盈盛砸函匾瓯洒豳匝习14年匝豆巫耍运五亘耍丞匦匝互理盈重嚣团匝洹面弱匝蕊五委盈囡匠五口1
.i年E历_7f玎履炳再霸盈丽石盯疆可币塑设趸歪匹]
l2臼l:J2月1
997
i口《立整这芷盘2
6万固泵夏羼西币委币否丽——
I《巾围应埘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对外发布l
l…一2—00—7
6日《京都议定伟》Jr』℃生效。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批准r陔项协f
哥本哈根大会:《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于2009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决定
2012年一20l砗的全球减排协议。f|I固和美围作为2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成为世界焦点。
固1全球变暖大事记
“巴厘岛路线图”之后,迎来一个新的后京都时代。1.2我国当前面I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国际能源局(IEA)2007年10月对我国的能源需求作出评论认为,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化石燃料消费国旧1。荷兰环境机构2007年6月的评测指出,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我国能源需求约70%依赖于煤炭。荷兰环境评估局(MNP)于2007年6月底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C02排放已第一次超过了美国8.O%。2005年美国排放比我国高出2.0%…。我国2006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为62亿吨,而此前排放量一直为全球第一的美国2006年的排放量为58亿吨。这些数据系MNP基于最近的能源和水泥生产所得出的结果评估而出。工业过程和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表1
和煤炭)的燃烧是CO:排放的主要原因。工业过程之中,水泥生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2006年我国占全球水泥生产44%的份额。据MNP发布的数据”1,美国2006年的排放量比2005年高出1.4%。而我国2006年的排放量比2005年高出9.O%。尽管我国排放量不断增长,但美国仍然是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C02排放量现为 …… 此处隐藏:122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专业资料]《蜜蜂之家》教学反思
- [专业资料]过去分词作定语和表语1
- [专业资料]苏州工业园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 [专业资料]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
- [专业资料]2018年中国工程咨询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
- [专业资料]2015年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
- [专业资料]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matlab版 离散傅里叶
- [专业资料]“十三五”重点项目-虎杖白藜芦醇及功
- [专业资料]2015-2020年中国竹木工艺市场需求及投
- [专业资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
- [专业资料]财政部修订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专业资料]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增强型)
- [专业资料]工程进度总计划横道图模板(通用版)
- [专业资料]七年级地理同步练习(天气与气候)
- [专业资料]X光安检机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专业资料]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区
- [专业资料]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1]
- [专业资料]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 [专业资料]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六项”制度
- [专业资料]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 电子账册联网监管培训手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
- 对我区担保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 平面四边形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 2016年党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如何设置电脑定时关机
- 全球最美人妖排行榜新鲜出炉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问卷
- Visual Basic习题集
- 《鱼我所欲也》课件2
- 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 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D 类功率放大器资
-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1)
-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 Windows 7 AIK 的使用
- 风电场全场停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化工原理选填题题库(下)
- 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学习与思考
- 西安先锋公馆项目前期定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