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弟子规》与初中生优良品德培养的策略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网络环境下《弟子规》与初中生优良品德培养
的策略研究
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弟子规》与初中生优良品德培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品德培养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语文
研究类型:语文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提出背景与理论依据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世界E时代潮流汹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甚至色情的东西,严重地影响广大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已经开始起着重要影响。中华民族本是礼仪之邦,可如今孝敬父母、礼貌谦让这些传统美德却逐步被人们遗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学生从小没有受到圣贤的良好教育,本来善良的心灵也就受到各种污染,于是做出各种错事来。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A、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
B、人的主体性理论:在德育方法研究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受教育主体作用。
二、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纵观当前学校基于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道德素养培养的研究,我们发现对其讨论的居多,都是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但未实践。我们确立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和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机制,强调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最终形成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三条主链:①学校、教师、学生积极互动,形成“方法”主链;②行为习惯培养——促进健康的道德素养——指导行为表现,形成德育“内化”主链;③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形成“监督”主链。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而且各界仁人志士倡导了许多活动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古诗文诵读在国内外华人圈已逐渐达成共识,国学渐渐被世人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国学启蒙”。各地实验区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阳新三中2008年起,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精选《弟子规》中部分内容编纂成《新弟子规》,对孝敬父母,做人处世,育德、养性、修身提出了具体做法。
三、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选题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我们此课题的选择,正是基于此初衷,力求使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养的养成有律可循,有章可依,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真空地带”。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学生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短视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作为我们致力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研究要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想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学生养成(在校生活中)各种良好习惯,为将来步入社会,成才、成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确实让我校的学生、老师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第二,想通过课题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需要的习惯养成培养目标体系和管理模式,以便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铺垫。
四、课题的界定
1、网络环境:包括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地点,也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
2、《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依据《论语?学尔篇》所揭示的道理所写,阐发了出门在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做事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原称《训蒙文》。经清朝贾有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共六部分内容: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3、优良品德: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遵守学校规章,在学校中做一个好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遵守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一个好儿女。
五、本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讨信息化环境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策略,探索并构建网络环境下培养初中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模式。
2、优化校园信息化及教育环境,构建校园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网页,实现网络德育过程和传统德育过程的优势互补。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环境,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3、积累信息化环境下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经验和典型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研究的内容:
(1)利用网络信息培养学生从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广大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利用网络信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初中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3)利用网络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小学生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4)利用网络信息培养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 …… 此处隐藏:41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初中教育]婚姻家庭法学教学教案
- [初中教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初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
- [初中教育]2016-2022年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发
- [初中教育]多级轻型井点降水的应用
- [初中教育]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 [初中教育]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 [初中教育]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
- [初中教育]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管理探讨
- [初中教育]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第二章基础知识点
- [初中教育]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
- [初中教育]光导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初中教育]长春市十一高、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初中教育]“十三五”规划重点-配重式装卸车项目
- [初中教育]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 [初中教育]第三章 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
- [初中教育]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纪念
- [初中教育]甲级单位编制水豆腐项目可行性报告(立
- [初中教育]Ch8-1补充 09101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初中教育]2017-2023年中国吊装设备行业市场分析
- 制作毕业纪念册需要哪些材料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件
- 哈佛管理导师-创建商业案例
- 职场交际中的谈吐礼仪知识与职场会议接
- 中国糕点及面包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战略
- 沂河“12·7”洪水茶山拦河坝
-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 4-2发电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五
- 2009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知识全真试
-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0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职称评价标准
- 评先评优测评表
- 圆的切线证明及线段长求解在在中考中的
- 【解析版】2015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习题精华
- 责任心与执行力
-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IgA肾病的饮食应注意
- 杭州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方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