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名称 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酯化反应原理及进行的条件,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掌握液体有机物的精制方法;
3.熟悉常用的液体干燥剂,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有机酸酯可用醇和羧酸在少量无机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制得。当没有催化剂存在时,酯化反应很慢;当采用酸作催化剂时,就可以大大地加快酯化反应的速度。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常常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及时除去,或者两者兼用。
本实验利用共沸混合物,反应物之一过量的方法制备乙酸乙酯。
主反应
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
副反应
CH3CH2OH CH3CH2OH CH3CH2OCH2CH3 H2O
方法一
1、仪器
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蒸馏头、温度计套管、分液漏斗、酒精灯、接液管、锥形瓶
2、药品
冰醋酸 12ml(12.6g,0.21mol)
无水乙醇 19ml(15g,0.32mol)
浓硫酸 5ml
饱和碳酸钠溶液
饱和氯化钙溶液
饱和食盐水
无水硫酸镁
实验操作
1.回流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mL冰醋酸和19mL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将烧瓶放置于冰水浴中,分批缓慢地加入5mL浓H2SO4,同时振摇烧瓶。混匀后加入2~3粒沸石,按图安装好回流装置,打开冷凝水,用电热套加热,保持反应液在微沸状态下回流30~40min。
2.蒸馏
反应完成后,冷却近室温,将装置改成蒸馏装置,用电热套或水浴加热,收集70~79℃馏份。
3.乙酸乙酯的精制
(1) 中和:在粗乙酸乙酯中慢慢地加入约10mL饱和Na2CO3溶液,直到无二氧化碳气体逸
出后,再多加1~3滴。然后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放出下层的水。
(2)水洗:用约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酯层,充分振摇,静置分层后,分出水层。
(3)二氯化钙饱和溶液洗 :再用约20mL饱和CaCl2溶液分两次洗涤酯层,静置后分去水层。
(4)干燥:酯层由漏斗上口倒入一个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并放入2g无水MgSO4干燥,配上塞子,然后充分振摇至液体澄清。
(5)精馏:收集74~79℃的馏份,产量约10~12g。
注意事项
1.实验进行前,圆底烧瓶、冷凝管应是干燥的。
2.回流时注意控制温度,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增加副产物的量。
3.在馏出液中除了酯和水外,还含有未反应的少量乙醇和乙酸,也还有副产物乙醚,故加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除去其中的酸。多余的碳酸钠在后续的洗涤过程可被除去,可用石蕊试纸检验产品是否呈碱性。
4.饱和食盐水主要洗涤粗产品中的少量碳酸钠,还可洗除一部分水。此外,由于饱和食盐水的盐析作用,可大大降低乙酸乙酯在洗涤时的损失。
5.氯化钙饱和溶液洗涤时,氯化钙与乙醇形成络合物而溶于饱和氯化钙溶液中,由此除去粗产品中所含的乙醇。
6.乙酸乙酯与水或醇可分别生成共沸混合物,若三者共存则生成三元共沸混合物。因此,酯层中的乙醇不除净或干燥不够时,由于形成低沸点的共沸混合物,从而影响酯的产率。
思考题
1. 在本实验中硫酸起什么作用?
答: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催化乙醇与乙酸的反应,吸收乙醇与乙酸反应后生成的水,无脱水性!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并且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是为了能让乙酸乙酯可以析出的原因
2.为什么乙酸乙酯的制备中要使用过量的乙醇?若采用醋酸过量 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答:乙酸过量可以避免乙酸乙酯和乙醇形成恒沸物 ;
乙酸和乙酸乙酯不共沸,过量乙酸不影响产物的蒸馏。
实验室制备是不计较成本的,乙醇和乙酸的成本在实验室制备可以忽略,相差不大。 2、 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它们?
答:主要杂质有乙醚、乙醇、乙酸和水。
乙醚沸点低,在多次洗涤中,极易挥发掉
乙酸,使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乙酸
接下来,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除去残留的Na2CO3溶液,然后用饱和CaCl2溶液直接洗涤除去少量的乙醇。
4.能否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来洗涤蒸馏液?
答:不可以,使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降低产率。
5.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能除去什么?为什么先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可以用水代替饱和食盐水行吗?
答:酯层中含有少量未反应的乙醇,由于乙醇和CaCl2作用生成CaCl2?4H2O结晶化物,所以使用乙醇除去少量未反应的乙醇。
方法二
实验步骤
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4ml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5ml浓硫酸,使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三颈瓶一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插入滴液漏斗,漏斗末端应浸入液面以下,中间口安一长的刺形分馏柱(整个装置如上图)。
仪器装好后,在滴液漏斗内加入10ml乙醇和8ml冰醋酸,混合均匀,先向瓶内滴入约2ml的混合液,然后,将三颈瓶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到110-120℃左右,这时蒸馏管口应有液体流出,再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和馏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25℃之间,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分钟,直至温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馏出液为止。
馏出液中含有乙酸乙酯及少量乙醇、乙醚、水和醋酸等,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约6ml)至无二氧化碳气体放出,酯层用PH试纸检验呈中性。移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注意及时放气!)后静置,分去下层水相。酯层用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再每次用10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两次,弃去下层水相,酯层自漏斗上口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无水碳酸钾干燥。
将干燥好的粗乙酸乙酯小心倾入60ml的梨形蒸馏瓶中(不要让干燥剂进入瓶中),加入沸石后在水浴上进行蒸馏,收集73-80℃的馏分。产品5-8g。
操作要点及说明
1、本实验一方面加入过量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产物,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共沸点都比原料的沸点低,故可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将其蒸出。这些共沸物的组成和沸点如下:
共沸物组成及 共沸点
(1)乙酸乙酯91.9%,水8.1% 70.4℃
(2)乙酸乙酯69.0%,乙醇31.0% 71.8℃
(3)乙酸乙酯82.6%,乙醇8.4%,水9.0% 70.2℃
最低共沸物是三元共沸物,其共沸点为70.2℃,二元共沸物的共沸点为70.4℃和
71.8℃,三者很接近。蒸出来的可能是二元组成和三元组成的混合物。加过量48%的乙醇,
一方面使乙酸转化率提高,另一方面可使产物乙酸乙酯大部分蒸出或全部蒸出反应体系,进一步促进乙酸的转化,即在保证产物以共沸物蒸出时,反应瓶中,仍然是乙醇过量。
2、本实验的关键问题是控制酯化反应的温度和滴加速度。控制反应温度在120℃左右。温度过低,酯化反应不完全;温度过高(>140℃),易发生醇脱水和氧化等副反应:
故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要正确控制滴加速度,滴加速度过快,会使大量乙醇来不及发生反应而被蒸出,同时也造成反应混合物温度下降,导致反应速度减慢,从而影响产率 …… 此处隐藏:29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初中教育]婚姻家庭法学教学教案
- [初中教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初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
- [初中教育]2016-2022年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发
- [初中教育]多级轻型井点降水的应用
- [初中教育]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 [初中教育]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 [初中教育]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
- [初中教育]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管理探讨
- [初中教育]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第二章基础知识点
- [初中教育]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
- [初中教育]光导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初中教育]长春市十一高、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初中教育]“十三五”规划重点-配重式装卸车项目
- [初中教育]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 [初中教育]第三章 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
- [初中教育]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纪念
- [初中教育]甲级单位编制水豆腐项目可行性报告(立
- [初中教育]Ch8-1补充 09101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初中教育]2017-2023年中国吊装设备行业市场分析
- 制作毕业纪念册需要哪些材料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件
- 哈佛管理导师-创建商业案例
- 职场交际中的谈吐礼仪知识与职场会议接
- 中国糕点及面包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战略
- 沂河“12·7”洪水茶山拦河坝
-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 4-2发电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五
- 2009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知识全真试
-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0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职称评价标准
- 评先评优测评表
- 圆的切线证明及线段长求解在在中考中的
- 【解析版】2015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习题精华
- 责任心与执行力
-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IgA肾病的饮食应注意
- 杭州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方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