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文档 >

肠道病毒、胃肠炎病毒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导读: 第27章 肠道病毒 污染饮水、食物,经粪-口途径感染; 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但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的疾

第27章

肠道病毒

污染饮水、食物,经粪-口途径感染;

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但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的疾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1、2、3型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1969年后分离的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麻痹性疾病、无菌性脑膜炎、 心肌损伤、腹泻和皮疹等;

肠道病毒 (种类)

不同肠道V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V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

脊髓灰质炎病毒

引起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痹症,是一种 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

但多数儿童感染后为隐性感染。开展活疫苗预防以来,已基本消灭了此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

培养:可在MK(猴肾细胞),HEK (人胚肾细胞)、人羊膜细胞 中培养增殖,引起CPE; 敏感的实验动物有猴、猩 猩等灵长类动物,将病毒接种

于脊髓或脑内容易发病,导致肢体麻痹。

抗原组成分为Ⅰ型、Ⅱ型、Ⅲ型。3个型别间无交叉反应。

抵抗力较强,这些特点都促进了病毒的传播。 在粪便及污水中可存活数周,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对 胃酸及胆汁抵抗力较强,因而易于通过胃、十二指肠。 但对热、干燥、紫外线等均敏感。56℃经30min可灭 活;但lmol/L的Mg2+可阻止灭活。

各种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漂白粉等可用于消毒;而石碳酸、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则效力较差。

致病性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感染;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不好控制)

易感者:儿童过程:1)病毒数量和毒力;

2)机体状态

病毒 口 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繁殖 少量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增殖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膜、脑干)

感染后的结局与免疫力有关

90%呈隐性5%发生顿挫感染,发热、头痛、乏力、咽痛、

呕吐等

1%-2%病毒进入中枢和脑膜,产生非麻痹型脊髓 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肌肉痉挛、颈背强直等 0.1%-2%严重,暂时性肢体麻痹或永久性弛缓性 肢体麻痹 极少数延髓麻痹,呼吸、心脏衰竭

免疫性感染后,可建立起牢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同型:有防御力 异型:也有低度防御能力。 以体液免疫为主:

在肠道局部淋巴组织产生sIgA,阻止病毒从粪便排出;血液中IgG、IgM中和性抗体,可清除血液中的游离 病毒,阻止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血液中的IgG抗体可由母亲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故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较少发病。

病毒分离与鉴定标本(粪便、发病早期 处理 猴肾、人胚肾或 人羊膜细胞

的咽部分泌物等)CPE 经 传 代 测 出 TCID50 , 用中

和试验加以鉴定。

血清学诊断取双份血清,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早期血清增高 4倍或4倍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一般预防措施:最佳措施:人工主动免疫

灭活疫苗(Salk vaccine):肌肉注射,可在血清中诱生中和抗体,但不能在咽部、肠

道产生局部免疫。使用灭活疫苗可以保护个体免患麻痹症,但不能制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活疫苗或减毒疫苗(Sabin vaccine):接种者不仅在血中产生大量IgG、IgM中和抗体,还可在肠 道粘膜产生分泌型抗体(sIgA)。若能在易感人群中普遍接种,

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株将无处寄生和增殖。

我国现采用3次口服3价糖丸活疫苗进行免疫。即从生后2个月开始连服 3次,每次间隔1个月,4岁时再加强一次。

该3价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 3个型减毒株,但Ⅱ型量少,以防对Ⅰ型干扰。 减毒活疫苗的缺点是有极少数人(免疫缺陷个体)用 后产生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人工被动免疫亦可应用于本病的预防。对流行期与患

者有过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按照0.3ml/kg -0.5ml/kg 注射丙种球蛋白可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

活疫苗和死疫苗的比较 项目 抗体产生 间接免疫 稳定性 减毒活疫苗OPV 血清抗体、SIgA 接种者粪便排毒 免疫更多人群 差,不易保存 灭活疫苗IPV 肌肉注射 血清抗体 无或低水平 易保存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冷水)

极少数引起疫苗 相关性麻痹 免疫效果 更好,似自然免疫

副作用

局部副作用 (接种量大) 好

注意事项:

2月龄开始,连服三次减毒活疫苗,每次间隔

一个月,4岁加强免疫;

减毒活疫苗要低温保存,冷链运输; 口服时用冷开水,不能用热水或母乳; 要冬天服用; 我国多采用减毒活疫苗,国情需要。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人类急性胃肠炎的病因,统称为急性胃肠炎病毒 : 呼肠病毒科:人类轮状病毒最多见,

感染在世界范围分布。杯状病毒科:Norwalk和经典人类杯状病毒;

腺病毒科:肠道腺病毒40、41、42型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

病毒所致的胃肠炎与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区别:

1.无细菌病原;2.多为突然发生且很快恢复;

3.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中等程度的腹泻与呕吐;4.流行特点为无年龄和地域限制。

一.人类轮状病毒(一)生物学性状病毒为直径60nm~80nm的球形。

基因组:双链RNA, 由11个基因节段组成, 双层衣壳:电镜下可见壳粒排列呈车轮状,故名。 无包膜 分型: 根据轮状病毒抗原性及遗传性的不同将其分为 A~G 7个血清型,其中A、B、C 3型是人类腹泻的 重要病原,D~G型只引起动物腹泻。血清型之间

无交叉反应。

…… 此处隐藏:4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肠道病毒、胃肠炎病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328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