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2011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知识重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教学目标 设计理念 8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创设问题情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境,激发学生的计所表示的温度? 学习热情,发现(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生活中的数学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感性认识。 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体验数形结合思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想;只描述数轴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特征即可,不用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特别强调数轴三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 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要求。 点表示数的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从游戏中学数学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9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作业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课题: 1.2.3 相反数

1、 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 2、 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 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 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样分类 4, -2,-5,+2 设计理念 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以开放的形式创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养分类的能力 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 -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培养学生的观察10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 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深化主题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提炼定义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是零”是相反数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 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 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 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1、 必做题 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选做题 教师自行安排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

11

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课题: 1.2.4 绝对值 授课时间:___________

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教学目标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设计理念 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人们只需知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的量,用正负数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道它们的具体数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 …… 此处隐藏:430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1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567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