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第二学期政治学习记录共16次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5
导读: 时 间 参加人员 2012.5.24 全体教师 地 点 主持人 办公室 XX 学习主题: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

时 间 参加人员 2012.5.24 全体教师 地 点 主持人 办公室 XX 学习主题: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爱岗敬业不仅体现了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而且体现了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概言之,“爱岗敬业”正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理应把爱心倾注于整个职业生涯中。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是“师爱”。 对教师而言,高尚的师德也体现在严谨的教风之中。教师必须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发扬严谨的教风。严谨的教风由严谨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学内容和严谨的教学方法三方面组成。严谨的教学态度,指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风范,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格的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关系到教师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教师讲课的效果。严谨的教学内容要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铺垫。要倡导博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面向新世纪,为适应创新教育,应倡导全新的教学方法,如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相结合,开发和超越原有知识范围,强调能力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学,在思想碰撞中学,在主动钻研中学,真正变被动为主动,让教与学都有声有色,让师生共筑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因而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也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书育人的水平与高洁的为人师表的品行。

政治学习记录

时 间 参加人员 2012..6.7 全体教师 地 点 主持人 办公室 XX 学习主题:教师要力戒几种不良职业行为 改变教师的不良职业行为,把课改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在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亟待改变的不良职业行为。 重“教”不重“育” “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而“育”的基本含义是“培植”,可见“教”和“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将教育工作片面理解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传授做人的道理,致使出现诸如“只教书不育人”的种种做法。其实,从现行教材本身的育人性和教学过程的育人性来说,“只教书不育人”是不容存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重“教”不重“育”的现象确实较为普遍。 要改变这种“重教不重育”的现象,除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和教学评估要对素质教育明显呈现出“亲和力”外,作为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字之师”、“事之事”,更要做一个“人之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要懂得学生的两只眼睛就像一台全息摄像机,学生的两只耳朵就像一台随身录音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业乃至一生都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不忘自己的良知和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处理好“教”与“育”的关系,懂得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做到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尤其在当前这种应试教育氛围较浓的大环境中,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素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更能提高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事实,让教书育人能成为大家的共识,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重“教”不重“学” 教”与“学”是同一整体,“重教”而“轻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这是不言而喻的。可实际情况怎样呢?今年3月初,笔者在一所农村初中检查教学工作时,亲眼目睹到这样一幅情景:一位英语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若悬河,而下面竟有5个学生当着她的面呼呼大睡。下课后,我问这位教师为何让学生上课睡觉,不料这个教师竟说:“这些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根本学不进去,让他们上课睡觉还不会影响别人。”听毕愕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暂且不说,作为教师允许学生上课睡觉,而且还认为这样做得有理,简直不可思议。据了解,现在不少教室里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些“陪学”的“差生”。不少教师面对“差生排”的学生,大多都是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

政治学习记录

时 间 参加人员 2012.6.22 全体教师 地 点 主持人 会议室 XX 学习主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 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理应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楷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引导者和解释者;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者;也是“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鉴别者”;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发展与创新者。由于教师这一特殊的示范性身份,其政治信仰、治学态度、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师德建设重于泰山。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的伟业都要求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导向鲜明,寓意深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起点;“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公共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人民群众立场的身份要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对科学发展与强化知识教育的呼唤;“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团队协作精神和道德互助的张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 …… 此处隐藏:168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第二学期政治学习记录共16次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566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