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找准支点,拨动全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6
导读: 找准支点,拨动全篇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只要给他找准一个支点,他可以把地球撬起来。阿基米德的设想对我们如何进行语文整体教学很有启发。我们设想,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找准了课文分析的支点,那么就能把课文这个”地球”撬起来,而不至于把课

找准支点,拨动全篇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只要给他找准一个支点,他可以把地球撬起来。阿基米德的设想对我们如何进行语文整体教学很有启发。我们设想,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找准了课文分析的支点,那么就能把课文这个”地球”撬起来,而不至于把课文分析搞得支离破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改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繁琐化、复杂化倾向”,“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削枝强干”。新大纲强调“加强综合,突出重点”,“在读中整体感知”,“避免繁琐分析”。因此,分析课文不应把原本完整的事物搞得支离破碎,眉毛胡须一把抓,而要削枝强干,聚焦一点,抓住“支点”,幅射全文。每篇课文表达方式不同,但总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支点”。下面就如何找准支点谈几点浅见。 一、从字词上找“支点”

有些文章的“文眼”就在一两个字词上,所谓“一字千金”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要抓住这些字词,善于“扣字眼”,咬文嚼字,探求其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从而打开分析课文的突破口。我在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这篇课文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醉”是事物的现象,“乐”是事物的实质,两者都借“醉翁亭”说出。这样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描写楼之大观后写道:迁客骚

找准支点,拨动全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566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