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2.4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第四节 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当着学生的面,将一杯水倒至走廊外)问:假如你就是刚才老师手里的杯中水,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干预下,若干时间后,你将以什么样的形态,什么样的行进路线,出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空间位置:海陆空
运动形态:蒸发、水汽输送、径流、下渗、降落 物理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教师总结)水循环的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一、水循环的概念(板书)
(教师讲解)明确了水循环的定义,我们来了解一下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看看水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投影)了解水循环:展示水循环示意图(海陆间循环)
(提问)思考:1、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划分,除了海陆间的循环外,水循环还有哪些类别?试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2、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教师总结)
二、水循环的分类和主要环节(板书)
类型 主要循环环节 特点 海陆间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环节多,陆地水不断得到补水 下渗 径流 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海上循环 内陆循环 蒸发 降水 蒸发 降水 降水量最大 降水量最少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能。
1
(提问)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体现了地球重力能的影响? (学生归纳)降雨、下渗、径流。
(阅读)阅读教材P59—60的正文内容,试概括出水循环的意义? 三、水循环的意义(板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 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板书)
(教师讲解)水循环既是物质流,也是能量流。通过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可以实现物质在不同地理圈层中的迁移。此外,当水灾教温暖地区蒸发成为气态水时,吸收了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也形成了能量的交换。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大气降水将太阳能转化为水体的势能,可以用来开发水电。 2、 塑造了地表形态(板书)
教师提供“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图”,要求学生指出三幅图中陆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说明原因。
(教师总结)黄河三角洲面积扩大。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课后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回答提问。(教师提供中文给地理课代表)
3、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更新(板书) (阅读)(教师提供材料)
降水、蒸发和径流在全球的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中是重要的因素。根据估算,每年海洋蒸发水量约447,900Km3,总降水量约为410,500 Km3;陆地蒸发的水量为72,100 Km3,总降水量为109,500 Km3,汇入海洋的径流总量为37,400 Km3。
据研究:海水全部更新一次至少需要2650年,大气水的平均循环周期只有8天,河水平均16天就可更换一次。我国渤海的循环周期平均为13年。
(学生讨论)1、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2、大旱之后会大涝吗? (教师总结)
1、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2、在百度知道里发帖“大旱过后必有大洪水,这种说法科学吗? ”。展示网友跟帖情况,介绍网络学习方法。
(过渡)以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科技水平,至少是不会眼巴巴地看着旱情持续发生的。 (投影)长沙湘江大桥附近湘江干枯情况。(给自来水厂取水、航运等带来了不便) (提问)怎样解决问题?
(学生回答)人工降雨、调水等 (投影)
1、人工降雨——通过发射火箭炮或高空撒播凝结核碘化银促进水汽凝结增加降水。 2、“东江水入湘江 湘江长沙段水位开始上涨”——新闻素材
红网11月1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胡远志 通讯员 陈集中)东江水库的水流入湘江后,目前湘江长沙段的水位已显著提升,昨日上午8时水位为25.74米,比11月10日上午8时的历史最低水位25.17米抬高0.57米。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类是可以对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施加影响的。 (提问)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板书)
2
(教师启发、总结学生回答)
人类通过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修建水库及跨流域引水,影响水循环的部分环节。
1、 有利影响: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跨流域引水、人工增雨等。 2、 不利影响:滥伐森林、过度抽取地下水、围湖造田等。
(教师提问)滥伐森林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会对当地的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蒸发、径流、下渗、降水。滥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地下水减少,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
(过渡)受水循环规律的启发,我们改变水循环的个别环节,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时还能得到另外的收获,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案例1:展示“图1透水性地砖砖缝构造示例”和“图2透水性铺装与地面绿化结合的示例” 说明:透水性铺装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包括改善城市热、光环境、涵养地下水、水体净化、改善铺装地表土壤生态环境、吸声降噪、提高交通安全及城市防洪等生态环境效益。 (提问)抽取其中的一两种“优势”要求学生解释。如为何能提高交通安全和参与城市防洪? 案例2:湘江长沙航电枢纽——湘江下游望城县境内的香炉洲
(提问)修建航电枢纽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在湘江长沙段修建航电枢纽有何积极意义?同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意义:
1、形成库区的城市群,有利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2、促进湘江沿岸生态与经济建设,同时形成特有的人文景观 3、解决枯水期城市供水
4、提高湘江上游地区通航能力 5、缓解部分供电紧张状况 应考虑因素:
地质、防洪、治污、生态、移民、交通、橘子洲头景观、拆迁等
(解析)工程建成后,库区部分的原有陆地变成水域,天然河道变成水库,水文特性发生一定变化,由于原天然河道流速减缓,水体对污染物的自净降解能力下降;工程建成后湘江水位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局部库岸不稳定问题;大坝的阻隔湘江水生生态系统物流交换受到限制;电站运行后库区河段的漂浮 …… 此处隐藏:25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公司协助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
- [高等教育]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 [高等教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高等教育]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心得
- [高等教育]2017年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333
- [高等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 [高等教育]2018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高等教育]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小结
- [高等教育]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 [高等教育]四年级下册科学_基础训练及答案教材
- [高等教育]城郊煤矿西风井管路伸缩器更换施工安全
- [高等教育]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 [高等教育]项目部各类人员任命书
- [高等教育]上市公司经营水务产业的模式
- [高等教育]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三章水溶液中
- [高等教育]【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四.压强与
- [高等教育]金坑水电站报废改建工程机电设备更新改
- [高等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简易版
- [高等教育]2017年西华大学攀枝花学院(联合办学)44
- [高等教育]最新整理超短爆笑英文小笑话大全
- 优秀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阳历到阴历的转换
-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 华师17春秋学期《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 测速传感器新型安装装置的现场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创业个人意向书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
- [恒心][好卷速递]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 多少人错把好转反应当成了病情加重处理
-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理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4-201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统计
- aympkrq基于 - 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开
- 建筑业外出经营相关流程操作(营改增后
- 人治 德治 法治
- [精华篇]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题库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
-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