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5 藤野先生 1.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知识与技能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拓展法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

5 藤野先生

1.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知识与技能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拓展法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情感、态度 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与价值观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积累重要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线索。(重点)

一、导入新课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他虽然施行的是封建私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另一位则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藤野先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内容整体感知

- 21 -

提问1:检查预习,请学生简单地复述文中写的“我”在东京的见闻。 明确:“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提问2:去仙台途中的哪两个地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确:日暮里、水户。

提问3:到仙台后“我”受到了怎样的优待?

明确: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目标导学二:理清思路,明确行文线索

提问4: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明确:①在东京(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②在仙台(第4—35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 ③离开仙台后(第36—38段):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提问5:把握线索:本文构思巧妙,采用了叙事线索与情感线索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中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确: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变化。 目标导学三:研读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提问6:本文描写藤野先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分别举例谈谈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明确: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

示例①: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个特点鲜明的医学教授形象。

示例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语言描写,体现了他的

- 22 -

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示例③: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的热情诚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提问7:朗读第11—23段,谈谈选段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明确:①添改讲义——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②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严谨求实的精神。

提问8: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

三、板书设计

- 23 -

第2课时

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感受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难点)

2.品析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重点)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的抱负。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也体会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读到此时,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够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去治病救人,济世救国。可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自主预习,梳理文章情节

提问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

明确:因为鲁迅去日本是为了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

提问2:在仙台期间的哪两件事让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明确: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

- 24 -

人的麻木。

提问3:看电影时,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明确:“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

提问4:作者是如何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的? 明确: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用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体会思想感情

提问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在什么时候“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

材料链接: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呐喊·自序》

明确:在仙台“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因为鲁迅认为医学只能解除病人躯体上的苦痛,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而文学可以做到这一点。

目标导学三:品析语言,理解深层含义 提问7: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25 -

…… 此处隐藏:8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96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