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采矿学课程设计(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P ---- 采区的煤柱损失量,万t C=(1179.3-81.7) /1179.7=0.93>0.8 (符合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要求。) 第二节 采区内的再划分 1、确定工作面长度 以确定工作面长度为220m 2、确定采区内区段数 确定采区内区段数为4段

P ---- 采区的煤柱损失量,万t C=(1179.3-81.7) /1179.7=0.93>0.8 (符合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要求。)

第二节 采区内的再划分

1、确定工作面长度

以确定工作面长度为220m 2、确定采区内区段数 确定采区内区段数为4段 3、工作面生产能力

工作面日生产能力:

Qr = A/(T×1.1) (公式1—6)

式中: Qr ——工作面生产能力,t/d

A——采区生产能力,t/a T——每年正常工作日,300d

Qr = A/(T×1.1)=650000/(300×1.1) =1969.7 t/d 4、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及工作面接替顺序

生产能力为65万t/a,且工作面生产能力为1969.7t/d。目前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产集中化,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以一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产。

工作面布置(双翼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K4煤层 1401 1403 1405 1407 1402 1404 1406 1408 1501 3303 3305 1507 K5煤层 1502 1504 1506 1508 工作面接替顺序:左右交替,左边开采,右边准备;采区内自上而下开采,先采完上区段,后开采下区段;煤层间自上而下开采,先采K4煤层后采K5煤层最终达到高产高效。工作面接替顺序如下表所示:

1401→1402→1403→1404→1405→1406→1407→1408→1501→1502→1503

- 5 -

→1504→1505→1506→1507→1508

(说明:以上箭头指向表示工作面接替顺序。)

第三节 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根据所选题目条件,完善开拓巷道

为了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利于灭灾并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所给地质条件及采矿工程设计规划,-50标高开掘一条阶段回风大巷。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250标高处 2、确定巷道布置系统及采区布置方案分析比较 按采区上山数目、位置的不同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在K4煤层中开掘一条轨道上山,在距K4煤层10m处的底板岩层中开掘一条运输上山,即一煤一岩上山,如下图所示

方案二:在K4煤层中开掘两条上山(轨道上山与运输上山),即双煤上山,如下图所示

(1)两种方案在经济上比较 工程量表:

- 6 -

序号 1 2 3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工程量 计算式 轨道上山 掘进=960m 巷道宽4m 1.5=自巷道底板算起的墙高 12.24*960=11750.4 S=4*(0.39*4+1.5)=12.24 100m3 117.504 11750.4 12.24 半圆拱断面 积 4 树脂药卷锚100根 146.88 杆架设Φ20*2000mm (12.24*960/0.8)/100 5 树脂锚杆制100根 149.81 作Φ (12.24*960/0.8)*1.02/100 20*2000mm 6 喷射混凝土100m3 4.32 墙 7 喷射混凝土100m3 9.382 拱 8 钢筋网制作t 铺设 费用表: 工程名称 掘进=960m 数量 117.504 半圆拱断面 积 树脂药卷锚146.88 2869 2869 42.14 42.14 工程量 煤绗单价 岩巷单价 煤巷费用 岩巷费用 11750.4 12.24 5006 12399 58.82 145.68 56.92 (1.57*4+2*1.5)*960*6.39/1000 (6.39KG/㎡) 2*1.5*0.15*960/100 1.57(4+0.15)*0.15*960/100 - 7 -

杆架设Φ20*2000mm 树脂锚杆制149.81 作Φ4230 4230 63.36 63.36 20*2000mm 喷射混凝土4.32 墙 喷射混凝土9.382 拱 钢筋网制作56.92 铺设 比较 方案一 544.44 100%

(说明:由于其它各项费用基本相同,所以不进行比较。)

可得出双煤上山的费用是一煤一岩上山的1.10倍,在费用上多出10%,即一煤一岩上山在经济上比较占优势。 (2) 两种方案在技术上比较

采区方案技术比较表

方案\\项目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一煤一岩上山方双煤上山方案 案 - 8 -

61171 61171 26,42 26.42 70446 70446 67.03 67.03 2540 2540 14.45 14.45 方案二 601 110.8%

1、掘进工程量 2、工程难度 3、通风距离 4、管理环节 工程量大比第二方案多掘石门 困难 较长 每区段增加了通风距离 多 工程量小 较容易 短 少 5、巷道维护 一条煤层上山,维维护工程量大,维护工程量较大,费护费用高 用较高 岩石上山掘进速双煤上山掘进快,度慢,工程期较长 投产快 7、工程期 当采用双煤上山布置时,由于最下部的K4煤层为维护条件较好的中厚煤层,煤质中硬,且顶部为稳定的灰色粉砂岩,所以上山布置在K4煤层中,维护相对容易,且上山掘进速度快,可实现早投产。

如果采用一煤一岩上山布置,虽运输上山为岩巷,较容易维护,但其掘进速度慢,不利于早投产,且工作量大。

而且两个方案的总费用相差不大。

综合经济和技术比较,最终决定将采区上山布置在K4煤层中,即采用双煤上山,两条上山间距为20m,上山两侧各留20m的保护煤柱。 3、确定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工作面推进终点位置

根据煤层储存条件可知,K4煤层厚2m,K5煤层厚2.5m,都为中厚煤层,瓦斯含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易于维护。工作面走向推进长度为993m左右,采用单巷布置,且一个工作面就可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综合考虑,回采巷道布置方式采用单巷沿空掘巷。

4、在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内,工作面布置及推进到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为准

该采区采用双翼开采,在采区两侧各留15m煤柱,因左侧有大断层故多留15m煤柱,开始布置工作面,进行推进。由于采区上山布置在K4煤层中,在离

- 9 -

…… 此处隐藏:77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采矿学课程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95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