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2)
群落稳定性(stability):包括两个不同的特征方面:抵抗力(resistance): 指群落在受到干扰时维持物种相互结合及各物种数量关系的能力;恢复力(resilience):指群落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群落的稳定性有一定限度,而非无限。
群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较丰富的物种和物种个体的均匀分布 较复杂的种间关系 较长而交错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较多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路径 较强大的反馈系统,可减少群落的波动。
描述群落的结构主要要描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群落多样性、稳定性以及群落成员组成与类型的划分。
10.群落演替特点?怎样利用群落演替原理为农业生产服务? 群落的演替(succession):指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主要标志:物种组成上质的变化。依据演替发生的最初场所性质,分为原初演替与次生演替。 原初演替:指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形成的演替演替进程慢。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群落被破坏后的地面上进行的演替,如撂荒、火烧后的森林地,演替进程快。 特点与趋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可逆过程。演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物种是先锋物种,中期出现的物种是过度物种或演替物种,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是顶级物种与群落。 群落演替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1)群落中生物种类随演替而变换。
2)群落总生物量随演替而增多,同时自养者和异养者的呼吸消耗也不断增加,因而群落的净生产量,在演替的前期较多,后期较少甚至等于零,但生物现存量以顶极期为最高。
3)随群落演替可溶性物质如糖、氨基酸等不断聚集,并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生物种间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营养物质N、P、K、Ca等的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随演替而增大,使生态系统保持养分的能力增强。 5)由于物种的多样性、物质循环的封闭性和各种化学物质调节作用的加强,使群落的稳定性随演替而提高。
群落演替原理农业利用:初级演替相与成熟演替相结合起来(草本与木本);模仿自然顶级群落;利用
和仿照自然演替过程建造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恶劣地方先锋植物的引入。 种群的结构包括年龄组成和性比。
11.生物多样性含义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性,生物多样性计算公式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物的多样化或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包括3个主要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计算公式:
①辛普生指数(Simpsion index):
s
D?1?(Pi)2(0≤D≤1-1/S)
i?1
式中:D为辛普生多样性指数,Pi为群体中物种i个体所占的比例,S为种类数目。 ②香农-威纳指数:信息论中熵的公式是表示信息的紊乱和不确定程度的,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也越大。种的多样性高,随机取样时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越高,可理解为信息量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
式中S为物种数目,Pi为属于种i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H为物种的多样性指数。公式中对数的底可取2,e和10,但单位不同,分别为nit,bit和dit。香农-威纳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其一是种类数目,即丰富度(richness);其二是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均匀性(evenness)。种类数目越多,多样性越大;同样,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也会使多样性提高。 12.景观、景观生态学,景观要素包括哪些?
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是许多生态过程发生和发展的载体。狭义的景观是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广义的景观则没有地域空间范围的原则性限定,包括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空间尺度上,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 ;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区域内(即景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景观要素有三种类型: 斑块(patch)、廊道(走廊) (corridor) 、基质(matrix)
基质的特点:1 相对面积比景观中的其他要素大;2 在景观中连接度最高;3 在景观动态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13.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景观。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景观结构 、景观功能、.景观变化、景观管理。 14、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方式有启发吗?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研究物种生存过程的时空耦合理论,既涉及物种的空间分布,又涉及物种的迁移、扩散、存活及动态平衡,它的最大贡献就是把生境斑块的空间特征与物种数量联系在一起,为此后许多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最直接的应用价值则是为生物保护的自然保护区设计提供了原则性指导,并为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与其他相关理论的结合为景观综合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例如在建立保护区的时候,必须保证足够大的保护区面积,区域形状也不可以过于狭窄,保护区区域不应当分离,而应当联合,这样才能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起到作用。 15、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农业生产中作物如何发挥边缘效应?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holism)和系统论(system theory),但对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自组织理论、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
边缘是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地区。
边缘效应或边际效应(edge effect)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两侧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而表现出与斑块内部不同的生态学特征和功能的现象。
许多研究表明,生态交错带或边际带通常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率
…… 此处隐藏:10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基础教育]2016-2022年中国钢芯铝绞线市场现状调
- [基础教育]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句式变
- [基础教育]南京继续教育参考答案--深入学习贯彻习
- [基础教育]国旗下讲话稿——珍惜时间好读书
- [基础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
- [基础教育]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音
- [基础教育]乔布斯2019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致辞.d
- [基础教育]2015年加油站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基础教育]2020年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 [基础教育]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2019年大庆市初中
- [基础教育]初三仁爱英语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 [基础教育]SG-A094电气配管安装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基础教育]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
- [基础教育]青岛版(五制)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16《制
- [基础教育]2018-2019年初中科学初一中考真卷测试
- [基础教育]幼儿园大班期末简短评语精选
- [基础教育]2018云南临沧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这样
- [基础教育]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方案
- [基础教育]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原文
- [基础教育]真空泵的选型及常用计算公式
- 高职田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
- 青人社厅函〔2016〕576号(附件)工资
- cp101-07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 - secret
-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博弈论 习题
- 2014高考真题(词语运用)汇编及答案
-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 M
- 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2000-2010年真
- 浙江万里学院英语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
- 最新2018马年事业祝福语-范文word版(2
- 最全模具行业术语英文翻译
-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 练习题及答案
- 仿写(学生稿)
-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试卷A
- 第七章作业答案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
- 浙江省2001年10月自考正常人体解剖学答
- 2012英语重点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