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生化习题集(师)(1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4
导读: 1、关于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学说是:( C ) A 化学偶联学说 B 结构偶联学说 C 化学渗透学说 D 诱导契合学说 E 锁钥结合学说 F 中间产物学说 2、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类是一种:( B ) A 简单蛋

1、关于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学说是:( C )

A 化学偶联学说 B 结构偶联学说 C 化学渗透学说

D 诱导契合学说 E 锁钥结合学说 F 中间产物学说

2、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类是一种:( B )

A 简单蛋白质 B 结合蛋白质 C 核酸类

D 脂类 E 糖类 F 花青素

3、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 (A)

A Cytaa3 B Cytc C Cytb D Cytc1

4、关于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学说是:(C)

A 化学偶联学说 B 结构偶联学说 C 化学渗透学说

D 诱导契合学说 E 锁钥结合学说 F 中间产物学说

*5. 生物氧化进行的部位是: (A, C)

A.线粒体 B. 细胞间质 C. 细胞膜 D.核糖体 E. 液泡 F. 细胞核 6、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类是一种:( B )

A.简单蛋白质 B.结合蛋白质 C.核酸类 D.脂类 E.糖类 F.花青素

*7、以FAD为辅基的脱氢酶是:(B,D)

A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 丙酮酸脱氢酶系 C异柠檬酸脱氢酶 D 琥珀酸脱氢酶

E苹果酸脱氢酶 F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高能键的是:(A) A CH3CH2C–SCoA ‖

O

B CH3CH2C–OCH3 ‖

O

C CH3CH2C–COOH ∣

OH

D CH2CH 2OH–CHO ∣

O –P

9、胞浆中每摩尔NADH + H+ 经过磷酸甘油穿梭作用参加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摩 尔数为:(B)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10、呼吸作用中,用于传递电子的组分是:(C D)

A、烟酰胺脱氢酶类

B、黄素脱氢酶 C、铁硫蛋白类 D、细胞色素类 E、辅酶Q类

*11、在呼吸链中,用于传递电子的组分是:(C D)

A 烟酰胺脱氢酶类 B 黄素脱氢酶类 C 铁硫蛋白类 D 细胞色素类 E 辅酶Q类 12、胞浆中每摩尔NADH+H+经苹果酸穿梭作用参加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摩尔数是:(C)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13、氧化还原电势最高的是 ( A )

A、细胞色素C B、NADH

C、辅酶Q D、乳酸

14、关于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学说是:( C ) A、化学偶联学说 B、结构偶联学说 C、化学渗透学说

D、诱导锲和学说 E、锁匙学说 F、中间产物学说 15、下列关于生物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呼吸作用只有在有氧时才能发生。

B、2,4-二硝基苯酚是电子传递的抑制剂。 C、生物氧化在常温长压下进行。

D、生物氧化快速而且是一次放出大量的能量。

16、下列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电子传递的继续进行依赖于氧化磷酸化。 B、电子从NADH传至O2自由能变化为正。 C、电子从NADH传至O2形成2分子ATP。 D、解偶联剂不影响电子从NADH传至O2。 三、判断

1、2,4-二硝基苯酚只抑制氧化磷酸化的ATP形成,对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没有影响。(√) 1、 离子载体抑制剂与解偶联试剂作用机理相同。(×)

3、呼吸作用中的磷氧比(P/O)是指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所产生ATP的个数。(√ ) 4、凡有抑制剂存在,都会降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 ( × ) 5、ATP是生物体的能量贮存物质。( × )

6、2,4-二硝基苯酚只抑制氧化磷酸化的ATP形成,对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没有影响。对 7、离子载体抑制剂与解偶联试剂作用机理相同。(×) 8、氰化物可阻断电子由细胞色C1传至细胞色C 。(×) 9、若amytal(安密妥)和antimycin A(抗霉素A)阻断呼吸链的抑制百分数相同,amytal的毒性更大。(√ ) 四、填空

1、电子传递链在原核细胞存在于__ _上,在真核细胞存在于__ __内膜上。 ( 质膜 线粒体 )

2、合成代谢中的还原力是 ,主要来自 。 (NADPH HMP途径 ) 3、真核生物中胞浆的DNAH可以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氧化体系:一种是 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通过穿梭作用产生 摩尔ATP;另一种是 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可产生 摩尔ATP。 (α-磷酸甘油 2 苹果酸 3)

4、ATP在细胞的产能和贮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__ __作用。( 中间传递 ) 9.呼吸链中各组分的顺序及电子传递方向由__________决定,电子总是从______氧化还原电位向_____氧化电位流动。(氧化还原电势 高 低)

5、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等化合物进行________反应途径; H2O的生成主要是通过代谢物_______经生物氧化与_______结合而形成;(ATP的生) 成是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将_______磷酸化产生的。

(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变成含羧基的化合物 脱羧反应 代谢物脱下氢 吸如的氧结合生成 底物水平磷酸化 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 ADP)

6、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的研究目前有三种学说,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学说得到较多支持。

(化学渗透学说 化学偶联学说 结构偶联学说 化学渗透学说)

7、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目前有三种学说,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得到较多支持的是__________。

(化学偶联学说, 结构偶联学说, 化学渗透学说, 化学渗透学说)

8、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一种是 , 它有 个ATP的生成部位;另一种是 ,它有 个ATP生成部位.。 (NADH 3 FADH2 2)

9、生物氧化主要是通过代谢物_ ___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水是通过_ 形成的。(氧化分解 氢氧结合)

10、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生物氧化是在 内进行的,在不含线粒体的原核生物中,生物氧化则是在 上进行。(线粒体,细胞膜)

11、鱼藤酮阻断呼吸链是由于 。 (阻断电子从NADH向CoQ传递)

12、 提出化学渗透学说。 (Peter Mitchell)

13、真核细胞中胞浆NADH可以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氧化体系,一种是 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通过该穿梭作用产生 摩尔ATP;另一种是 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通过该穿梭作用产生 摩尔ATP。 (α–磷酸甘油,2,苹果酸,3)

14、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一种是 呼吸链,它有 个ATP的生成部位;另一种是 呼吸链,它有 个ATP的生成部位。(NADH,3,FADH2,2)

15、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是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发生的,一种是 穿梭,主要存在于 ,另一种是 穿梭,主要存在于 。 (磷酸甘油 , 骨骼肌和 …… 此处隐藏:29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生化习题集(师)(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214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