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实用模板 >

江山市2008年度重点规划课题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段小练笔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江山市××小学课题组 在实验案例的基础上,分析本课题研究的结果和成效,展示学生小练笔,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确定主题 建构体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段小练笔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江山市××小学课题组

在实验案例的基础上,分析本课题研究的结果和成效,展示学生小练笔,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确定主题 建构体系

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主题,建构体系。我们从实际出发,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按照训练的内容设计了几个小练笔的主题。小学中段,我们分四册设计写景状物小练笔,想象小练笔,人物描写小练笔,记事小练笔等等,记事小练笔中我们又有针对性地进行场面描写,心理描写训练。详见附件一。

根据文本教材设计小练笔,例如学完《鸟的天堂》,设计的用“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描绘一个场景。学完《电脑住宅》这一课,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有条理的、概括的介绍电脑住宅(100字左右)等,为中段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供广阔的素材。详见附件二。

(二)选择方法,扎实训练。 首先,借用文本,有效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模仿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把这种模仿心理用在小学生的作文练习上,无疑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间接素材。这些文本是经过筛选的素材,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因此,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文本中的素材也是积累作文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的重要渠道之一。当然指导学生仿写并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而是在指导学生欣赏范文时“师其意而不师其辞”,用新的材料、新的形式表现由阅读而产生的创意;或取其形式和艺术技巧,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这样坚持下去,到了一定的时候,学生就能脱去他人窠臼而自出机杼,进行独立创作。

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因文、因人而异,主要训练方法有:

1、观察插图,描一描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

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段小练笔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江山市××小学课题组

绘,就无须再写,如《镜泊湖奇观》一文中的两幅图──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学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还要写一写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

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惊人毅力,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精彩篇章,仿一仿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当我们把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仿照他们的写法练笔,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章可循,才会逐步掌握写作的门路与规律,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自然也会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来。

例如,模仿课文中按时间顺序描写校园的一景。

绿色的校园

我的校园是一所平凡而又美丽的学校。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有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同学。

春天,树上的枝条抽出了新的嫩芽,真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呀。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欢快地歌唱。花儿争奇斗艳,展现自己最美丽的娇容,看他们的模样,好像在问:“我们几个谁最美丽?”草地上,嫩绿的小草探出了自己的尖脑袋,一阵微风拂过,小草似乎在向我频频招手,果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放眼望去,草地仿佛是一块绿油油的地毯。忽然,一只蜜蜂和一只蝴蝶飞了过来,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瞧,它们这是去哪里呢?原来,花儿醉人的香味把它们吸引了过去。这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连我们人都陶醉了,何况这些小昆虫?

夏天,绿树成阴,梧桐树等都非常茂盛,很浓密,它们排成一行,像英勇的卫兵。树叶密集在一起,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知了在树干上弹着吉它,不信你听“知了——知了——”!草地上的小草更是茂密,躺在上面,它就会给你“挠痒痒”。夏天的校园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柔美,呈金黄色。

秋天,桂树开了花,整个校园洋溢着醉人的花香,一棵棵桂树,像一顶顶黄帽子。

7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段小练笔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江山市××小学课题组

代代果又大又圆,是橙色的,像橘子,又像一盏盏调皮的小灯笼。那火红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冬天,校园便被白雪覆盖了,雪给校园铺上了厚厚的地毯,树上依然有着绿叶。大家堆雪人,打雪仗,小脸被冻得通红,可大家依然很开心。

校园的四季真让人神往呀!(四(1)班林汇鑫) 3、移花接木,组一组

所谓“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如《鸟的天堂》一文中讲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景物。第一次是在黄昏,鸟儿们都歇息了,作者只描写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鸟儿们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作者只描写了活泼欢快的鸟儿。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把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都写下来,包括朝阳下的大榕树、飞行的鸟儿及清澈的湖水。学生在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恰当地写进了自己的语言。如“这些鸟儿有的贴在水面疾飞,有的在树枝上飞窜,有的在我们的船头盘旋。”“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榕树,翠绿的榕树点缀着清澈的湖水,再加上疾飞的身影、湖上的小舟、清脆的鸟叫,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4、读文有感,写一写

读后抒写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所学的课文内容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这种难得的“情境”已经为学生动笔作了极好的铺垫,打开了思绪的大门。课文中故事的情节、人物的个性特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使学生感动不已,浮想连翩。这时,教师就要善于选择学生最感兴趣、最有话说、最易于抒发情感的地方着笔。选好了着笔点,还要考虑如何设计“话题”。是进行“角色移位”,站在主人公的角度直抒胸臆,还是以读者的身份来发表感想;是实话实说,讲曾经发生的故事,还是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还是畅谈今后的打算等等。这些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认真构想,巧妙设计。

第七册语文《乌塔》一课,就非常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教师通过引导激发,针对自己的实际,写写自己的感受,效果就很好。

《乌塔》读后感

读了《乌塔》,我们应该为中国的大人而叹气,为中国的少年而愧疚。我们与她

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段小练笔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江山市××小学课题组

相比,简直是差远了。文中的乌塔才十四岁,竟个人游历欧洲,无一热陪同,而且在家里便有了旅行的路线,每到一地便 …… 此处隐藏:33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江山市2008年度重点规划课题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528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