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政务民生 >

某煤矿开发利用方案(修改)(10)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1
导读: ***煤矿(扩能)开发利用方案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一)选矿方案 矿区内主采煤层属低—中灰、中—中高硫、中—特高热值无烟煤,主要销往习水电厂及相邻县、市的动力或化工用煤,部分供当地民用,用户可靠,市场销

***煤矿(扩能)开发利用方案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一)选矿方案

矿区内主采煤层属低—中灰、中—中高硫、中—特高热值无烟煤,主要销往习水电厂及相邻县、市的动力或化工用煤,部分供当地民用,用户可靠,市场销售较好。本矿原煤不经洗选,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为了提高销售价格,在井口通过人工分拣出煤炭中矸石或筛选。该矿产品销售均为原煤,不需要深加工。本方案不考虑加工设施。

(二)尾矿设施

矿井矸石按设计产量的5%考虑,即0.75万t/a。前期矸石通过矿车运到矿井工业场地作为平场填方,后期矸石经过窄轨铁路运到排矸场地堆放,在矸石场下部设矸石挡墙,井经过防渗透处理。

待条件成熟,可在矿井附近建一个矸石砖厂,充分利用矿井所排的矸石作为矸石砖厂的原料,同时应加强绿化工作,注重环境保护。

42

***煤矿(扩能)开发利用方案

七.环境保护

(一) 环境保护

***煤矿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正在设计之

中。该矿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批复要求,认真作好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通过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对本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作出如下结论: ***煤矿为地方小型矿山建设,属一般性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评估区地形较陡,地貌单一;岩性较复杂,地质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

矿山井下开采可能诱发加剧产生崩塌、冒顶地裂缝及地面塌陷、地面泉点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

矿渣的堆放可能诱发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耕地可能造成较大的危险性。 1、环境现状

区内基本大部分为原生植被,有少量植被主要为农业种植植被以及人工种植的杉、松人工林和人工种植的李、桃等树种,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小。

矿井附近植被发育,分布有杉、松、柏树林,村寨中人工栽种有李、樱桃、漆树、椿、滇树等树木。农作物以旱生作物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麻等。

本矿井矿区及附近区域土壤主要为黄壤和少量的水稻土,荒地较多,水田较少。土地垦殖率低,森林覆盖率较高,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区内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小煤窑较多。煤矿井下水、工业污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已使区内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区内尚无大的工业企业,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居民燃煤排烟,目前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环境自净能力较强。

本矿井矿区内及附近区域无受特殊保护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43

***煤矿(扩能)开发利用方案

2、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3、设计采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

2)《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GB52/12-1999)一级标准;

3)《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分散产尘点采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4)《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GB121348-1990)Ⅱ类标准; 5)《建筑施工场所噪声限值》(GB12523-90);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3、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矿井主要水污染源有:矿井井下排水、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等。

水污染治理措施:

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废水,工业场地生活污废水主要由灯房浴室、食堂废水和厕所粪便污水等构成,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和有机物。污废水中灯房废水采用中和处理,食堂污水采用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余污废水一起采用XFZ—I-5型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综合装置处理。

加 药 井下水 调节池 穿孔旋流反应 斜管沉淀池 无阀滤池 消 毒 井下消防洒水水池 复用于井下或达标排放 井下废水处理示意图

44

***煤矿(扩能)开发利用方案

以上污废水经处理后,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经处理达标后的污废水经场地排水沟排入附近溪沟。

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有:工业场地一台0.5t/h锅炉燃煤排烟、煤炭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燃煤烟气中主要污染物是烟尘、SO2等。由于本矿井生产原煤为无烟煤,工业场地锅炉燃煤烟中SO2浓度很高,须采取脱硫措施,故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在95%以上,烟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后经20米高烟囱排放;对煤炭储、装、运过程产生的粉尘,主要采取洒水防尘措施。

矿井高噪声源主要有:矿井通风机房、机修车间、锅炉房、坑木加工房以及井下采掘机械等。它们所产生的噪声声压级一般都大于85dB(A)。

噪声防治措施:设计在设备选型时,首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对于通风机、锅炉房引风机等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采取在风机进出气管上安装消声器的措施进行降噪;对于在其它不易采取消声、隔声措施的高噪声源附近工作的人员,则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下煤层的开采,会使采空区上方地表产生不同程度的移动和变形,其地表移动变形的范围略大于采空区范围,一般开采深度越深对地表的影响越小。由于本区地表起伏较大,煤层开采后,地表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下沉盆地和积水现象。

对于工业场地及重要建构筑物,设计按《建筑物、水体、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留设保护煤柱,零星住房进行搬迁等措施。

(二) 水土保持

1、水土流失

1)工程建设对水土的破坏

水土流失是矿井目前和开发后均应重点防治的对象,本矿井开发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植被破坏以及矸石堆弃水土的破坏 。

2、水土保护措施

对矿井开发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拟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1)及时治理塌陷区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或受采动影响稳定后,对于地表产生的裂缝应及时平整填实,恢复

45

***煤矿(扩能)开发利用方案

耕地或植被;对滑坡、危岩崩塌造成的土地、植被破坏,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理,恢复或更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防止矸石堆放场水土流失

首先,在矸石堆放场设置排水沟及防流失挡墙;在排矸过程中,逐步在矸石堆场周围营造10~16m宽的防护林带;排矸期满后进行林草复垦。

3)加强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减少水土流失。

采取以上措施后,矿井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但矿井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和范围都是很有限的,区域水土流失状况仍主要取决于现状,因此区域水土保护主要还是应从治理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入手。

(三) 矿山闭坑

矿井开采结束后 …… 此处隐藏:11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某煤矿开发利用方案(修改)(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469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