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建筑文档 >

在职研究生 教育学精选题(10)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6
导读: 1.案例中教师处理学生的方式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危害? 答:案例中教师处理学生的方式反映了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学与教

1.案例中教师处理学生的方式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危害? 答:案例中教师处理学生的方式反映了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学与教育中无原则的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

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自信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现时代非常需要的品质。 2.结合案例谈谈如果理解学生的社会地位?

答: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从法制的角度讲,青少年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就有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学生有受尊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罚站、念报纸等行为是不尊重学生社会地位的行为。 3.请你谈一谈如何树立教师的权威。

答:教师的权威并不是教师个人的主观感觉,而是学生对教师道德的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感情的依恋。

教师只有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才会把“权威”奉献给教师。

[案例二]

张老师正在给初一(2)班上体育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一半的同学掌握不好。就在张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青蛙厂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拥上前去围观。张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李和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张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这时,张老师顺势引导学生—— “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 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厂张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张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试一试呀?” “想!”同学们齐答道。

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

张老师随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进行跳远的友谊赛,同学们气氛十分活跃,越跳越有劲。李和也为了给本队争分,动作规范,跳出了优秀成绩。 试问:

1.张老师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2.联系案例阐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3.联系案例阐述张老师是怎样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的? 参考答案

1.张老师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答:张老师通过讲解立定跳远要领并为学生们做示范,这是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练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在出现了“青蛙”这一突发事件后,张老师又引导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使用了谈话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2.联系案例阐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答: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

(1)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当张老师授课时,有青蛙出现,大多数学生都前去围观,青蛙一蹦一跳的还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都反映了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

(2)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当张老师利用青蛙的动作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学生学得很努力,而且很快掌握了跳远要领,这是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3.联系案例阐述张老师是怎样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的?

答:(1)张老师在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青蛙”事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地面对,尊重了学生的人格,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2)张老师善于创设和谐情境,利用青蛙跳远的动作,通过问答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3)张老师善于体验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产生积极体验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4)张老师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5)张老师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利用比赛的形式,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案例三]

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来个问题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到他们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 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试问:

1.联系案例说明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2.如何理解王超的自主性学习?

3.结合案例说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1.联系案例说明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答:陈老师让“吃不饱”的学生王超单科免修,上地理课时他可以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一做法体现了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贯彻这一原则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多方面、整体地和用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同龄学生存在的共性与个性,从而为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提供基础。

(2)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面向学生大多数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2.如何理解王超的自主性学习?

答: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 …… 此处隐藏:52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在职研究生 教育学精选题(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384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