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公共政策过
1/1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c1b5bcb2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5 第九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分析方法一、概念题
1.预测
答:预测是指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预测存在不同类型,按照预测的时间尺度和期限不同,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按照预测的功能不同,大致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规范性预测、综合预测;按照具体计算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2.类比分析
答: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分析是指把这种相似性研究创造性地用于政策问题的构建中,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人们在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分析法往往能够奏效,在构建政策问题时,有三种不同的类比形式可以运用:人的类比、直接类比和想象类比。
3.效用分析
答:效用分析是风险型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利用效用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决策的方法。在一般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对方案的选择通常是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货币收益值的大小,然后选择其中的较大者为最佳方案。但在许多场合,情况并不是这样,最佳方案的选择往往因决策者的价值判断不同而异。在不同风险的情况下,
2/1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c1b5bcb2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5 对同等收益,决策可能不同;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同,其决策也将不同。
4.决策树法
答:决策树法是指利用概率论的原理,并且利用一种树形图作为分析工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决策点代表决策问题,用方案分枝代表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概率分枝代表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经过对各种方案在各种结果条件下损益值的计算比较,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能使多阶段决策清楚、有条件地进行,是分析决定方案优劣的十分有价值的基本工具。
5.特尔菲法
答:特尔菲法是指采用函询调查,对与所预测问题涉及到的有关领域分别提出问题,并将回答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反馈的方法。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且可靠性也较大的意见。
特尔菲法最初是作为对一般的专家座谈会法的不足的改进措施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包括:
(1)专家小组组员彼此互不知道,他们可以不公开地改变自己意见,对各种不同论点都能得到充分发表。
(2)专家们会从反馈回来的问题调查表上得到集体意见和目前状况,以及同意或反对各个观点的理由,并依此作出各自的新判断,构成专家之间的匿名相互影响。
(3)对预测结果采用统计评定回答的方法,能够包括整个小组意见,根据小组的回答,可找出能够代表专家的主流意见。
3/1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c1b5bcb2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5 6.回归分析
答:回归分析是指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可以构造“回归函数”,反映事件内部各因素的变化关系和发展趋势,从而预测对象y 与影响y 的因素x i (i=1,2…i…n)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再依据自变量x 的未来值,来推断预测对象(因变量)y i 的相应值。
7.多角度分析
答:多角度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多重认识,以获得对政策问题的看法及解决的途径,是一个集成型的综合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于那些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可从技术角度、组织角度、个人角度说明其功能。
8.优序图分析
答:优序图分析是指一种用矩阵图示的办法分析各因素(条件)对目标(项目成败、服务质量)的重要程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即把那些复杂的比较与选择方案问题,转化成两两比较,以便于分析。
9.成本效益分析
答: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费用效果分析法,是规划与采购工程系统或设备的一种方法。它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方法广泛流行于各工业部门。在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被称为“政策运行成本”,它既包括直接的实际耗费,
4/1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c1b5bcb2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5 也包含间接的财富损失。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政策评价时,可借助于成本效用曲线,以成本为自变量,用x 表示,以效益为因变量,用y 表示,即横轴表示成本,纵轴表示效益。
10.模糊综合评价
答: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过程是:将评价目标看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因素集u),再设定这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审等级,组成评语的模糊集合(称为评判集v),分别求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称为模糊矩阵),然后根据各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的权重分配,通过计算(称为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评价的定量解值。
二、思考题
1.如何进行类比分析?
答: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分析是指把这种相似性研究创造性地用于政策问题构建中,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①类比形式:
a.人的类比
分析者试图将自己置于政策相关人的地位,以同样的方式体验政策形势。
b.直接类比
分析者可以寻找两个以上的问题形势直接比较,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c.想象类比
5/1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c1b5bcb2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5 分析者完全自由地探讨问题形势和某些所想象的事物状态之间的相似性。
②注意事项
a.注意选用的类比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适当、合理;
b.注意类比对象的相似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提高类比程度的可靠性;c.注意“类比所依据的相似性质或关系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高”。
2.什么是多角度分析?利用多角度分析应注意什么?
答:多角度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多重认识,以获得对政策问题的看法及解决的途径,是一个集成型的综合分析方法。利用多角度分析应注意:
(1)要在不同行业而不是简单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组合基础上形成专家队伍,因为它需要最大限度地提供机会,正确评价方方面面的观点。
(2)要在不同角度的观点之间考虑寻求平衡。
(3)与技术角度分析不同,从组织与个人角度分析问题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可重复的。
(4)选择与交流的内容相适应的交流手段,如口头简况介绍与情况说明方式适用于持组织、个人观点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而模型、变量分析等表达方式适用于那些持技术观点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5)要综合地把各种观点推荐给政策制定者,但又 …… 此处隐藏:205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基础教育]2016-2022年中国钢芯铝绞线市场现状调
- [基础教育]语文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练习题 句式变
- [基础教育]南京继续教育参考答案--深入学习贯彻习
- [基础教育]国旗下讲话稿——珍惜时间好读书
- [基础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
- [基础教育]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音
- [基础教育]乔布斯2019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致辞.d
- [基础教育]2015年加油站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基础教育]2020年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 [基础教育]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2019年大庆市初中
- [基础教育]初三仁爱英语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 [基础教育]SG-A094电气配管安装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基础教育]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
- [基础教育]青岛版(五制)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16《制
- [基础教育]2018-2019年初中科学初一中考真卷测试
- [基础教育]幼儿园大班期末简短评语精选
- [基础教育]2018云南临沧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这样
- [基础教育]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方案
- [基础教育]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原文
- [基础教育]真空泵的选型及常用计算公式
- 高职田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
- 青人社厅函〔2016〕576号(附件)工资
- cp101-07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 - secret
-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博弈论 习题
- 2014高考真题(词语运用)汇编及答案
-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 M
- 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2000-2010年真
- 浙江万里学院英语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
- 最新2018马年事业祝福语-范文word版(2
- 最全模具行业术语英文翻译
-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 练习题及答案
- 仿写(学生稿)
-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试卷A
- 第七章作业答案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
- 浙江省2001年10月自考正常人体解剖学答
- 2012英语重点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