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资料 >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18
导读: 广播电视编导 第一讲 电视新闻节目 广播电视编导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电视节目分类(内容) 六分法: 新闻类节目 言论类节目 知识类节目 教育类节目 文艺类节目 服务类节目。 四分法: 新闻类节目 教育类节目 文艺类节目 服务类节目 广播电视编导 第二节

广播电视编导

第一讲 电视新闻节目

广播电视编导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电视节目分类(内容) 六分法: 新闻类节目 言论类节目 知识类节目 教育类节目 文艺类节目 服务类节目。 四分法: 新闻类节目 教育类节目 文艺类节目 服务类节目

广播电视编导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一、电视新闻的界定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 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 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正在 发现

广播电视编导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的事态 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深度报道类节目:是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度的报道。节目时间 长,内容丰富、深刻,信息量大。选题往往是反映社会上人们关 注的、议论纷纷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新闻评论类节目:主要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发表议论,阐述道 理,鲜明地提出电视台或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看法, 从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它是电视新闻的旗帜、灵魂。 电视新闻杂志:借鉴纸质平面媒体杂志的专题或者专栏设计的特点, 把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专题类节目或者言论类节目,甚至纪录 片、MTV等节目整合到了一个大的新闻板块中,打包播出。

广播电视编导

第三节

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节目

哪些栏目,你认为是电视深度报道?有 哪些栏目中的节目,你认为是深度报道?这里 面有哪些人给你的印象很深?你从这里面能够 概括什么样的特征?

广播电视编导

一、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的内涵:在西方新闻学中被称为“DEPTH REPORTING” 侧重于以新闻事实出发,追究其发生的前 因后果,分析其发展的深层原因,预测其未来 的发展趋向及影响。

广播电视编导

二、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的特征:

一是深度,在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及评论时体现 深度的追求; 二是广度,在采集新闻背景资料,开展新闻采访 活动时体现对广度的追求; 三是进度,看待事物,分析事物时充分考虑其进 度与过程特征。

广播电视编导

三、述评类新闻栏目

1、发展历程。 1980年,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 1994年,《焦点访谈》,标志着电视述评类新 闻栏目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原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媒体自身充分 发 挥社会引导作用,新闻监督作用的内在要求。

广播电视编导

2、内涵: 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 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 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 展开的分析说理。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 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 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 论。

广播电视编导

3、基本要素 新闻事件、背景资料、发生缘

由、发展前景; 大众话语、社会影响 、建设性意见、可挖掘的 新闻点。

广播电视编导

4、形态特征 新闻事实:整合性 ; 新闻报道:深度性; 新闻分析:解释性; 新闻判断:建设性。

广播电视编导

5、分析《焦点访谈》 结构形态: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演播室主持 人评论+新闻事实陈述及分析+演播室主持人评论 报道内容的侧重点:关注于新闻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 果,而并非观点和见解 。 述与评的比例:“述”多“评”少 目的: 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建设性 推动社会发展

广播电视编导

四、调查类新闻栏目1、 发展历程。20世纪初。西方纸质新闻媒体 “黑幕揭发时期”。该时期内容集中于“暴露 或揭发”。1972年“水门事件”。

广播电视编导

2、调查性报道和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界定西方新闻界对调查性报道的界定: (1)通过记者的调查,揭露某一社会集团企图掩盖的损害公共利益的 行为隐私。(美国CBS《60分钟》)。 (2)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自己 挖掘出来的。(美国《新闻日报》记者)。 (3)英国学者David Spark说,调查性报道就是寻找和收集被势力掩盖 的事实,他收集的不是被提供好的、勿庸置疑的信息,而是被掩盖的秘 密。 (4)一般是报道某些人和某些组织试图掩盖的新闻,强调在调查性报 道中调查和收集材料必须是记者的原创行为,而不是另一个人或另一个 组织的调查行为,选题和采访必须由新闻媒体独立进行,调查性报道面 对的是一个重要的事实,而对这个事实某些人或某些组织力图使其保密。 (5)调查性报道以暴露或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 官员的错误行为,内部新闻以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作为目标。它是 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揭秘的深入的采访活动,它比较费时,篇幅较长, 经常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

广播电视编导

我们所认可的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 一,记者独立展开的调查。第二,损害公众利 益的行为。第三,这种行为被掩盖。我们认为, 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广播电视编导

中国新闻界对调查性报道的认识: 第一, 调查性报道的题材。中国的调查性 报道总体上倾向于揭露性的,但不排斥主题报 道,非揭露性的报道。 第二,调查性报道的手法。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并 不都是记者原创性、独立性行为。

…… 此处隐藏:49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1783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