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酸性氧化物:如CO、SO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如NaO、CuO 成盐氧化物 按性质 两性氧化物:如AlO
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 特殊氧化物:如FeO、NaO、HO
2
3
22
3
3
4
2
2
2
2
金属氧化物:如K2O、CaO、Fe2O3
按组成元素
非金属氧化物:如SO2、CO2、SO3、P2O5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题组一 概念的判断与理解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2013·天津理综,1D)
(2)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2013·四川理综,2A)
(3)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2013·四川理综,2C)
(4)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2013·四川理综,2D)
(5)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D)
(6)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
(2013·重庆理综,2A) 题组二 理清标准,辨析类别
2.(2014·四川理综,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一定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盐酸、氢氧化钡、明矾 B.弱电解质:甲酸、纯碱、醋酸铵 C.非电解质:液氨、二氧化硫、苯
D.一元酸:CH3COOH
、答案 C
、HClO4
解析 A项,盐酸属于混合物;B项,纯碱、醋酸铵均属于强电解质;D项,是酚。
4.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不是酸,而
答案 C
解析 A项,SiO2不是复合材料;B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D项,分散系包括胶体,胶体包括气溶胶。
1.一般采用“概念对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化学基本概念的有关知识比较零碎,容易混淆,在复习时,要注意关键字的理解和记忆、一般中的特殊情况,这是解这类化学题的关键。
2.此类题有不少是选择题,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筛选法、排除法、估算法等各种方法,这样会使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考点二 把握分类标准,判断物质变化
1.全面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并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 2.识记易混淆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煤的气化和液化。(2)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
3.化学反应的分类
题组一 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2012·重庆理综,6)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答案 D
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工业合成氨、钢铁冶炼、接触法制硫酸是三种工业制备,涉及化学变化,炼油厂对石油这种混合物控制不同的温度范围得到各沸点范围内的馏分,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2.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化学变化,而后者包含物理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答案 AC
解析 “水乳交融”时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项错误;“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说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
而“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反应,C项错误;D项,包含了燃烧、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变化。 3.(2014·重庆理综,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 B
解析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而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物作净水剂,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液氨作制冷剂的原理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反应原理为SiO …… 此处隐藏:94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文秘资料]班长职务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完美的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经典的员工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医院口腔医生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总经理辞职报告范文四篇
- [文秘资料]超市职员个人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村妇联主任的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辞职报告书格式
- [文秘资料]酒店辞职报告简单范文
- [文秘资料]联通的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2017最新私企员工辞职报告范文
- [文秘资料]2019年度医院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
- [文秘资料]工作时间长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辞职报告怎么写出来
- [文秘资料]个人能力原因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网络工程师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项目部辞职报告
- [文秘资料]缝纫工辞职报告怎么写
- [文秘资料]XXX州委书记述职报告
- [文秘资料]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王虎应老师讲课记录)六爻理象思维
- 八个常见投影机故障排除法
-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第一章质量管理
- 煤矿班组建设实施意见
- 我国快餐业与肯德基经营模式的比较与分
- 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技术工艺研究
-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团体赛比赛规程
- 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 高效的工作方法-刘铁
-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2015专业PS夜景亮化效果图制作教程
- 企业劳动定额定员浅析
-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学本科五年制第五
- 长城汽车参观探营第三站:研发试验中心
-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资质分类与等级标准
- 周燕珉-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
- 《生命里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
- 实验室管理评审报告
- CCNA思科网院教程精华之网络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