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文大全 >

精选浅谈企业文化论文范本(6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1
导读: 在20_年以前,我国原有的电力企业实施的一直是传统型的企业管理模式,政企不分导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混淆,计划体制导致企业氛围和活力的僵化,垄断性质导致企业经营方式和人本服务理念的落后,关系化网络结构导

在20_年以前,我国原有的电力企业实施的一直是传统型的企业管理模式,政企不分导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混淆,计划体制导致企业氛围和活力的僵化,垄断性质导致企业经营方式和人本服务理念的落后,关系化网络结构导致企业作风的腐败和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等等。以上一系列的原因,均导致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落后、固步自封、自我感觉良好、忽视顾客的利益和投资者(主要指国家)的利益,在企业文化上体现在: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优化氛围、以服务为导向的敬业精神、以安全生产为导向的责任理念等。

企业文化,通俗地说就是企业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取向,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中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本的治理思想,目的是提倡和培养企业的精神、风尚,充分利用企业软实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得到社会的认同,实现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它更强调在企业内部全体员工间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统一的默契和觉悟,要求企业员工包括管理层和领导层认真研究企业的精髓并融于日常工作计划中,实现现代企业当中的文化型管理——通过“文化力”来协调、引导、约束人的行为,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加、同步运转、协同发展的格局,更好更有力地推进企业的发展。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而又坚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连成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和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企业里员工的习惯已经是定型的,而习惯又造就了惯性思维,所以很多企业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没有好的文化,或者说没有ceo理想状态下的文化。”电力企业也一样,一种优秀的特色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在全体员工间形成强大的精神向心力,还敦促电力企业摆脱腐化落后的传统精神面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有效更可靠的服务,为确保电力企业改革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那么,电力企业应当建设何种企业文化?不同的电力企业之间,由于所处发展水平、内外环境的差异,所需建设的企业文化千差万别,既要有自己的情况和特色,又要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共性。总的来说,我国现代电力企业所需的共同文化内涵包括: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型企业文化。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了撤消原电力工业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的决策,从而打破了电力行业的国家垄断格局,电力行业不得不独立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风浪,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倘若继续保持过往“电老虎”、“电老大”的优越感,不仅面临经济效益降低的威胁,也增加了企业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危险。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电力企业的竞争力,除了进行企业体制改革、积极落实自负盈亏责任外,更要在企业内部渲染市场竞争意识,从人员体制结构的优化,到成本控制模式的完善,再到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进行,统一地都要围绕着“市场竞争化”这一主题牢牢进行。例如,我国装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装机容量约占20%,随着“竞价上网”政策的实施,很大部分的小型火电厂因为不可控的成本因素如管理者经营能力、员工素质、能耗等的增多,倘若继续停留在单一的经营方式下,必然难以生存下去。对此,我们电力企业不仅可以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划小电力行业内部单元(即与电力主业相辅相补的检修业、运输业、燃料业、后勤服务业等)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以增强企业专业化职能管理,还可以从电力主业生产经营上进行延伸(如发电厂的粉煤灰利用业、温流水产养殖业、电讯器材业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企业经营利润,这是电力企业适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必然,也是电力企业全面适应时代潮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

二.以技术为导向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自从实行厂网分开后,发电和电网两项业务谋求创新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节约能源、提高发电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后者强调科学规划、降低损耗、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但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道理——唯有先进的技术才能够保证企业不被社会和市场淘汰。因此,应该建立合适的激励制度,规范条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支持,特别要尊重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干,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谋求企业的发展。例如在企业内部经常开展各技术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并以此营造良好的技术工人学习业务的氛围、提高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建立各级人才库,适当引入知识守门型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加强同行或技术文献的密切接触,利用企业的共享机制实现难题的解答和知识信息的扩散;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这并不是意味着只是给出众人才荣誉和奖金就完事了,而是要求电力企业除了重点培养员工对象外,还要充分承认企业个人的独特性和创造价值,建立各个层次的奖励方式和标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jeresam gmalile就认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爱恩斯坦一样创造相对论,每一个普通的企业员工都具有创新的能力,他们能够创造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益于企业的方法??”。

三.以安全生产为导向的责任型企业文化。刘振亚总经理曾经强调:“对于安全生产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度,要时时刻刻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如履薄冰,要实现可控与在控。”在安全生产长周期下,企业员工们很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以往就曾出现过很多因为“两票三制”执行不到位、检修走错间隔、带电合地刀或隔离开关等的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外还严重危害值班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我们电力企业在实施市场战略的同时,必须也把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落到实处,居安思危、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应该仔细查找麻痹思想的苗头和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机制、管理、设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定期开展“反事故、反违章”大讨论;开展事故追忆、安全知识竞赛、党员值班岗位、党员身边无违章等各类安全活动;探索安全生产寓教于乐的形式,在使大家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最大限度地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要求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全力以赴,做到“天天讲安全、捉安全”,坚持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事故模拟活动,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安全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反馈到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体系中,努力做到不断地培育和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总而言之,在电力企业内部必须牢牢抓紧安全生产这条弦,在企业内部形成严谨、认真的安全作业风气,把事故情况减至最低。

四.以顾客利益为导向的服务型企业文化。以电力系统为代表的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已是众人眼中一道高悬的电门,电力企业由此面对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且在过往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电力的长期紧缺使电力职工形成工作上的优越感,造成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但是,服务也是生产力。要在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人民群众及其他用电行业对我们电力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搞好服务是无可争议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形成广泛的服务人群、服务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对于前者来说,是指针对当今社会对供电部门最迫切的要求是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更正经常拉闸限电、忽视用户利益 的做法,通过硬性措施——例如实行分时电价、均衡电力负荷,或者推广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技术、实现电力负荷的可控——实现电力企业供电可靠的承诺。对于后 …… 此处隐藏:44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精选浅谈企业文化论文范本(6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0453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