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2)
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2)、设立: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军事需要设军机房。后更名军机处,以亲信满汉宫员充任军机大臣。(3)、职责: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把它下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些都说明了明清皇权的空前加强。(4)、特点:具有简、速、密的特点。办事速度快,效率高;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5)、影响:提高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上传下达,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密折制度:雍正帝还在通常的奏折之外,命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控制。 3、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清朝在中央设立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重视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对蒙古、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统治成效显著。
3、影响:康、雍、乾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近代中国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4、改土归流——(1)背景:元代在西南地区主要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破坏地方经济发展,不利社会安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2) 改土归流:从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由朝廷改派流官取代土司直接统治。到乾隆时代,很大一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3) 影响:“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地区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也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国门洞开
1、近代列强侵华的背景原因: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 ②、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更加腐化,经济凋弊,生产萎缩。 2、简单经过(西方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①、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②、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④、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
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3、主要不平等条约内容——(1)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宁波、广州、厦门、上海,协定关税。(2)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拆毁炮台,准许各国派军队驻扎要地;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修订商约。
4、主要不平等条约特征:①屈辱性;②不平等;③侵略程度逐步加深。
5、列强侵华的罪行及危害:(1)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1843年的虎门条约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等方面的主权完整。(3) 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总之,中国的大门被全方位打开,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①19世纪末,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资本输出的日益扩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强烈;②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加剧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瓜分狂潮的经过:(1)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2)1897年11月,德国派军队占领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瓜分狂潮的危害: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瓜分狂潮的中断)——(1)“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原因:①、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②、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的港湾,但它的军事实力无法与列强抗衡;③、出于美国工商界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2)“门户开放”政策目的: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的商品的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①、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②、要求在其他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③、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列强都享有投资的权利。(4)“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5)“门户开放”政策的结果:各国反应不一,最后都基本接受。(6)“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①、“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②、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上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1、原因: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②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③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 此处隐藏:36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中作文]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 [高中作文]高一军训小结800字5篇
- [高中作文]高一新生简单自我介绍范文
- [高中作文]滁州中学高一博客圈
- [高中作文]高一励志主题班会
- [高中作文]如何开快递公司,聚和源快运揽财技高一
- [高中作文]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目录表
- [高中作文]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复习选择题
- [高中作文]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 [高中作文]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
- [高中作文]高一地理会考题
- [高中作文]高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 [高中作文]高一英语必修一词组归纳
- [高中作文]高一数学综合知识点
- [高中作文]高一必修一化学方程式集合
- [高中作文]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 [高中作文]高一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 [高中作文]高一英语单词竞赛
- [高中作文]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
- [高中作文]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 合作成就共赢作文800字高中(共15篇)
- 故乡的夏天作文800字高中(汇总6篇)
- 高中日记700字:人为什么需要承诺
- 高中日记700字:留住记忆
- 如果不是那场雨作文800字高中(严选23篇
- 关于作文800字高中生(共42篇)
- 发现身边的美高三作文600字(赏析5篇)
- 我最熟悉的那个人600字作文高中(赏析26
- 致夕阳作文600字高中(大全19篇)
- 写事的作文600字优秀高中(通用32篇)
- 高中军训心得体会范文500字【三篇】
- 高中面对挫折作文400字
- 高中作文大全500字【三篇】
- 高中生优秀作文500字范文【三篇】
- 高中作文500字【五篇】
- 高中作文900字:话说冬至
- 高中生评语200字
- 我们的学校高中说明文1300字
- 秦穆公真愚人也高中生作文
- 高中说明文200字:再苦也要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