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一政治必修一主观题答题模板(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3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承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让一切创造财富的

3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承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4.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

a) 一次分配(初次分配):有市场机制形成,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 b) 二次分配(再分配):收入税、财产税、社会缴款(三险一金)、社会福

利,其他转移收支(援助、捐赠和政府调控等) c) 三次分配:慈善公益事业 35.收入公平的理解

a) 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

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基尼系数),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恩格尔系数)

b) 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

的体现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 b) 两个合理比重和两个同步:

i. 保证两个合理比重: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保证劳动报酬(按劳分配报酬、按劳动要素分配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ii. 实现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实现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c) 处理一对关系:

“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公平”不否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原则与公平原

则是我国分配中一直坚持的原则,而在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上,现在不在提“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而是要求“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因为根据社会的发展,收入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在现实条件下更加强调公平,饭不是不要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两种提法,目标一致,都符合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只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提法在实际情况下更有针对性

i. 初次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

提高资源利用率,有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分配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是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为此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ii.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

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a) 一致性: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i.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ii.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没有公平提供保证的效率最终不能实现

b) 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两者存在矛盾(不作要求)

i. 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ii. 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

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

38.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a) 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以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

经营先富起来,在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

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完全市场配置→某些行业(如低碳行业)和地区资

源配置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行发展,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供需(宏观调控)→供需

平衡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平稳运行不是又好又快发展)

40.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 含义: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b)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以增

强公平性和适应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c) 基础:

i.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ii. 社会福利

iii.社会救助(救贫、救急)

d) 重点: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 e) 补充:慈善事业、商业保险 41.财政政策

a) 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

i. 原因:经济增长迟缓,部分资源未被利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 ii. 对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

率,拉动经济增长

b) 紧缩性财政政策(消极)

i. 原因:经济过热,供应不足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ii. 对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一直总需求,降低通胀率,给经

济降温

c) 稳健的财政政策

i. 原因: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通缩现象 ii. 对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42.财政收入增长的途径

a) 根本途径: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b) 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支出稳步增长,有促进企业的持

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3.财政收支的关系(不作要求)

a) 对立性:主要表现在数额上,在一定时期内,在社会经济规模和国民收

入既定的条件下,作为收入,是一个有限量,而作为支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量又是大量的,在财政分配过程中,这种收支数额上的矛盾是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具体体现 b) 统一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作为构成财政运行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有统一性,财政收入是前提,它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支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在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共同不敌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支出也影响收入,有效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因大部分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正确安排和合理使用财政支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从而又为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创造了条件

44.税收的特征

a)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

必须依法征税(政治权利、依法、国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

b) 无偿性:国家去的财政 …… 此处隐藏:109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一政治必修一主观题答题模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zuowen/9583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