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四向量复习(2)
2a-3=2(5,4)-3(3,2)=(1,2)
?|2a?3b|?
?e??2a?3b???, |2a?3b|55法二:令e=(x,y)
∵2a-3b=(1,2),且e与2a-3b平行
∴x-2y=0,①又∵x2+y2=1②
由①②解得e??, 55
[变式练习]已知b是a=(-3,4)垂直,且|b|=15,求b
答案:(12,9)或(-12,-9)
例2. 已知|a|=1,|b|=1,a与b的夹角为60°,x=2a-b,y=3b-a,则x与y的夹角是多少?
[点拨]要计算x与y的夹角,需求出|x|,|y|,x·y的值,可利用|x|2=x2求解。
[解析]由已知|a|=|b|=1,a与b的夹角为60°,得a?b?|a|?|b|cos??1 2
1?|x|2?x2?(2a?b)2?4a2?4a?b?b2?4?4??1?3 2
1|y|2?y2?(3b?a)2?9b2?6a?b?a2?9?6??1?7 2
3x?y?(2a?b)?(3b?a)?7a?b?2a2?3b2??
2
3又?x?y?|x|?|y|cos?,即
-? 2
?cos???????arccos1414
[点评]①本题利用模的性质|a|2=a2
②在计算x,y的模长时,还可以借助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获得: ????????????如图所示,设AB?b,AC?a,AD=2A,?bac=60?。由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得????????????
????BD?AD?AB?2a?b。由余弦定理易得|BD|[变式练习1](2004年高考浙江卷)已知平面上三点A、B、C满足????????????????????????????????????(答案:-25) |AB|?3,|BC|?4,|CA|?5,则AB?BC?BC?CA?CA?AB的值等于_____。
???1)) [变式练习2]
已知|a|?b|?2,a和b的夹角为45°,求使向量a+λb与λa+b的夹角是锐角时λ的取值范围。(
答案:??
例3.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1),B(3,4),C(-1,2),BD是∠ABC的平分线,求点D的坐标及BD的长。 ????剖析:∵A、C两点坐标为已知,∴要求点D的坐标,只要能求出D分AC所成的比即可。
????ADAB|BC|??D分AC所成的比
?=== 解:?DCBC2
?4?(?1)??9??xD???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 ??yD?????2
∴D
点坐标为(9?
?|BD|??
评述:本题给出了三点坐标,因此三边长度易知,由角平分线的性质通过定比分点可解出D点坐标,适当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可以使有些问题得以简化。
当平面向量给出的形式中含有未知数时,由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可以得到关于该未知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有关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的综合问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转化为代数运算,其转化途径主要有两种:
①利用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
②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和性质
例4 已知平面向量a?b?((1)若存在实数k和t,便得x=a+(t
2-3)b,y=-ka+tb同,且x⊥y,试求函数的关系式k=f(t);
(2)
根据(1)的结论,确定k=f(t)的单调区间。 1 2
[解析](1)法一:由题意知x?
1y?(
t?
k),又x?y
21故x?y?(t
?k)?0 2133整理得:t3
-3t-4k=0,即k?t?t 44
1法二:?a??1),b?(,?|a|?2,|b|?1且a?b 22
133∵x⊥y,∴x·y=0,即-k|a|2+t(t2-3)|b|2=0,∴t3-3t-4k=0,即k?t?t 44
133323(2)由(1)知:k?f(t)?t?t?k'?f'(t)?t?. 4444
令k'<0得-1<t<1;令k'>0得t<-1或t>1
故k=f(t)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1),单调递增区是(-∞,-1)和(1,+∞).
[点评]第1问中两种解法是解决向量垂直的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分别求得两个向量的坐标,再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二是直接利用向量的垂直的充要条件,其过程要用到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及求模公式,达到同样的求解目的(但运算过程大大简化,值得注意)。第2问中求函数的极值运用的是求导的方法,这是新旧知识交汇点处的综合运用。
??1[变式练习1]
已知平面向量a??1),b?(,若存在不为零的实数k和角α,使向2????????量c?a?(sin??3)b,d??ka?(sin?)b,且c?d,试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答案:??,0???0,1?) ?2???23[变式练习2]已知向量a?(x,x?4),向量b=(x,x),x?[-4,2] 2??????(1)试用x表示a?b;(2)求a?b的最大值,并求此时a?b夹角的大小。
??323(答案:(1)a?b?x?x?6x,(2)最大值为10,此时x=-2
,??arccos) 210
例5 已知a?(cos?,sin?,b?(cos?,sin?)(0??????)
(1)求证:a+b与a-b互相垂直;
(2)若ka+b与a-kb的大小相等(k∈R,且k≠0,)求β-α
(1)证法一:?a?(cos?,sin?),b?(cos?,sin?)
?a?b?(cos??cos?,sin??sin?),a?b?(cos??cos?,sin??sin?)
?(a?b)?(a?b)?(cos??cos?,sin??sin?)?(cos??cos?,sin??sin?)
?cos??cos??sin??sin??0
∴(a+b)⊥(a-b)
证法二:?a?(cos?,sin?),b?(cos?,sin?) 2222
?(a?b)?(a?b)?a2?b2?|a|2?|b|2?0
∵|a|=1,|b|=1
∴(a+b)⊥(a-b)
|a|?1,|b|?1 证法三:?a?(cos?,sin?),b?(cos?,sin?),?????????????????记OA?a,OB?b,则|OA|=|OB|=1
又α≠β,∴O、A、B三点不共线。
由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以OA、O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ACB是菱形,其中????????OC?a?b,BA?a?b,由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知(a+b)⊥(a-b)
2222(2)解:由已知得|ka+b|与|a-kb| 又?|ka?b|?(kcos??cos?)?(ksin??sin?)?k?1?2kcos(???)
|ka?b|2?(cos??kcos?)2?(sin??ksin?)2?k2??2kcos(???)
?2kcos(???)??2kcos(???)
又∵k≠0,∴cos(β-α)=0
∵0<α<β<π ∴0<β-α<π?????? 2
点评:本题是以平面向量的知识为平台,考查三角函数的有关运算,同时也体现了向量垂直问题的多种证明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数量积的定义证明,二是利用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来证明,三是利用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来证明。
例6. (200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卷)已知两点M(-1,0),N(1,0),且点P使??????????????????????????MP?MN,PM?PN,NM?NP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
(Ⅰ)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Ⅱ)若点P坐标为(x0,y0),记θ为PM与PN的夹角,求tanθ
[分析]本题依托向量把解析几何、三角、数列等知识很自然地融于一体,既考查了向量的长度、角度、数量积,又考查了轨迹方程、等差数列及同角三角函数间关系等重点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 此处隐藏:146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高中作文]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 [高中作文]高一军训小结800字5篇
- [高中作文]高一新生简单自我介绍范文
- [高中作文]滁州中学高一博客圈
- [高中作文]高一励志主题班会
- [高中作文]如何开快递公司,聚和源快运揽财技高一
- [高中作文]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目录表
- [高中作文]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复习选择题
- [高中作文]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 [高中作文]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大全
- [高中作文]高一地理会考题
- [高中作文]高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 [高中作文]高一英语必修一词组归纳
- [高中作文]高一数学综合知识点
- [高中作文]高一必修一化学方程式集合
- [高中作文]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 [高中作文]高一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 [高中作文]高一英语单词竞赛
- [高中作文]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
- [高中作文]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 合作成就共赢作文800字高中(共15篇)
- 故乡的夏天作文800字高中(汇总6篇)
- 高中日记700字:人为什么需要承诺
- 高中日记700字:留住记忆
- 如果不是那场雨作文800字高中(严选23篇
- 关于作文800字高中生(共42篇)
- 发现身边的美高三作文600字(赏析5篇)
- 我最熟悉的那个人600字作文高中(赏析26
- 致夕阳作文600字高中(大全19篇)
- 写事的作文600字优秀高中(通用32篇)
- 高中军训心得体会范文500字【三篇】
- 高中面对挫折作文400字
- 高中作文大全500字【三篇】
- 高中生优秀作文500字范文【三篇】
- 高中作文500字【五篇】
- 高中作文900字:话说冬至
- 高中生评语200字
- 我们的学校高中说明文1300字
- 秦穆公真愚人也高中生作文
- 高中说明文200字:再苦也要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