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研究 >

清入关前对汉文化的初步吸收_以努尔哈赤推行的文化政策为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努尔哈赤的汉化政策 第35卷第3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35,No.3 清入关前对汉文化的初步吸收 ———以努尔哈赤推行的文化政策为例 史革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关键词] 努尔哈赤;汉文化;儒学 [摘 要] 努尔哈赤作为后金国的奠

努尔哈赤的汉化政策

第35卷第3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35,No.3

清入关前对汉文化的初步吸收

———以努尔哈赤推行的文化政策为例

史革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关键词] 努尔哈赤;汉文化;儒学

[摘 要] 努尔哈赤作为后金国的奠基人,”的

先河,但他对汉文化的认识尚属肤浅,,,而且他对汉民族猜忌重重,其吸收汉文化的积极一面深刻地影响了皇太极执政,“。

[].] A   [文章编号] 100726425(2009)0320061205

  吸收汉文化,既非新崛起的满族统

治者的权宜之计,也非是他们在入关以后实行的政策,而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形成并实行了。明清史研究专家谢国桢说:

  “清因明制”的思想根源,我们可以上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国之初。努尔哈赤曾受明朝龙虎将军的封号,并三次到过北京,熟悉关内的风俗情况。当他统一了东北各民族,建立起后金国家之后,……翻译了不少汉族文化传统的书籍,如翻译明太祖朱元璋所颁布的《大诰三编》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又翻译了《三国演义》,作为出谋划策,用兵作战的参考。这些书籍的翻译,说明了清初统治者借助明朝的风俗习惯和典章制度作为统治的工具,同时也为康熙“清因明制”思想

[1]

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段论述大体符合历史实际。只是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个不同的统治时期而言,满族统治者在对汉文化的认识与接受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推行文化政策亦有不同。努尔哈赤作为后金国的奠基人,在政权建设的问题上注意吸收汉文化,开创了“清因明制”的先河,但他对汉文化的认识尚属肤浅,其文化政策重在保存满族习俗,对汉文化的吸收极其有限。而且,他对汉民族猜

忌重重,以致在晚年对其辖区的汉民采取“逐杀”政策。皇太极执政后,纠正了其父晚年苛待汉民的政策偏颇,把吸收汉文化的做法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政治上推行“武功”与“文治”并举、文化上提倡儒学的治国思路。

努尔哈赤(1559—1626),爱新觉罗氏,女真族后金政权的创始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仅25岁的努尔哈赤因祖父、父亲被明兵误杀,以“十三甲起兵”,迈出了统一女真族、建立后金政权艰辛征战历程的第一步。经过30多年的征战,努尔哈赤先后统一了建州女真全部和海西、野人女真的大部,基本上结束了女真族社会长期分裂、动荡的局面。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登上汗位,建号金(亦称大金国),建元天命,创立后金政权。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攻明。从此时起到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的八年间,努尔哈赤统率骠悍善战的八旗部队把主要的进攻目标指向明朝,经萨尔浒、沈阳、辽阳等战役,攻占了辽东及辽西部分地区,把后金政权的势力范围从白山黑水之地推进到经济文化水平较为先进的辽沈农耕地

[收稿日期]2009201206

[作者简介]史革新,男,山西阳泉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努尔哈赤的汉化政策

区。

伴随着军事上的胜利进军,女真族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其原因在于,以努尔哈赤为首的统治者采取了在军事上与明朝对抗,而在发展经济、政权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注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文化之所长的方针。

努尔哈赤曾经担任过建州左卫都督,比其他女真族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汉文化。他曾多次奉朝命赴明都北京进贡,领略了中原王朝的礼仪制度与政情民俗。紫禁城的尊贵威严、汉文化的先进发达,都给这位夙有大志的满族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后来萌发吸收汉文化、推行满族内部改革的思想种下根芽。

女真族崛起之初,对于征战中俘获的汉族男丁一律采取屠杀的野蛮政策。后来,务,”,,充作劳役奴隶。以后,,汉族文化除工艺技术之外还有一套文物制度,更是他们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他命令属下:

  把尼堪(指明朝)行事的各种法规律例,全都写在文书呈送上来。抛弃不适当的地方,报告适当的地方。不要以异国人不知而谎报。

这道命令初步体现了他“因袭明制”的思想意图。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努尔哈赤在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体现吸收汉文化的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在经济方面,努尔哈赤认识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发布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命令,注意采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下令禁止牲畜入田,保护

[3]

农田作物。他还命令开采金银矿,“在耕田时

[4]

期不要挖掘,恐怕耽误耕田”。天命六年(1621)七月,努尔哈赤颁布了“计丁授田”令。“计丁授田”令尽管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农奴制色彩,但对于正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女真族社会而言,这一政令则确立了后金政权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反映了农业在后金政权经济部门中地位的提高,有助于女真族内部封建性因素的增长。

努尔哈赤在政治建设方面同样多有建树,其中最重要者就是在改造旧牛录制基础上创立了适合于征战,具有军政合一特点的八旗制度,使女真

62

[2]

族社会走上了严密组织化的道路。八旗制度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然而,在它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努尔哈赤注意从明朝体制中吸收于己有用的内容,把吸收汉文化的思想运用于政治领域。仿照明制设立都堂,制定官员服饰、官场仪仗和相见之礼等,丰富了它的内容。除此以外,后金政权对一部分被俘的汉族文武官员委以官职,开启了清朝任用汉员的先例。天命三年(1618)四月,努尔哈赤攻下抚顺,明朝守城游击李永芳投降,成为“归

[5]

附最先”的明朝降将。继李永芳之后,陆续有一些明朝官吏、武将、生员战败被俘,其中的一些人也获得任用。

,既保,又在一定程度上吸、蒙古族等民族文化的成分,体现出一定的兼容性。以创制满洲文字为例,最初,女真族没有本族的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加以疏通,于思想语言交流极为不便。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努尔哈赤决意“以蒙古字编成国语”。其属下巴克什额尔德尼、噶盖均认为此事难行,表示“我等实不能”。努尔哈赤不以为然,他阐述了创制本族文字的重要性,指出:“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知。我国之言,写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何汝等以本国言语编字为

[6]

难,以习他国之言为易耶?”在他的支持下,额尔德尼、噶盖等人遂以蒙文字母为基础创制成满族文字,史称老满文。诚如史书所论:“创制满洲文字,自太祖始。”与皇太极时期经过改进的新满文相比,老满文尽管不尽完善,但确是满族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何况努尔哈赤在创制满文的时候,就从“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的事实中受到启发。

后金政权建立以后,努尔哈赤对八旗贵族子弟的教育颇为注意。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努尔哈赤命锺堆、博布黑等8人为八旗巴克什(师傅),要求他们“认真地教书,使之通文理,这就是功。如入学的儿童们等不勤勉地学,不通文理,就要治罪。入学的徒弟们,如不勤勉学,你师傅向诸贝勒报告”。除了任命满族教师外,还起用被虏的汉族文人充当教师。朝鲜《李朝实录》记载:被虏汉人龚正陆“教老乙可赤(案:努尔哈赤)儿

[9]

子书”。这些做法揭开了女真族社会实行贵族

[8]

[7]

努尔哈赤的汉化政策

教育的第一页。

在思想观念方面,后金统治者也很注意从汉族文化典籍中汲取精神营养。努尔哈 …… 此处隐藏:32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清入关前对汉文化的初步吸收_以努尔哈赤推行的文化政策为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505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