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研究 >

九年级化学分章复习(含知识点总结和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化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6
导读: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考点梳理]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成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考点梳理]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⒊关键词的理解

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 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88)

⑵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89) ⑶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90) ⑷镁条燃烧(P91) 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⑵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⑶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 ⑷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2 化学方程式

⒈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⒉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 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 ⑶反应条件

⑷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⒊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 + O22为例) ⑴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⑵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第 - 1 - 页 共 6 页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⒈书写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⒉书写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⑷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考点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⒈解题步骤及格式

一般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⑶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⑸列比例式;⑹求解;⑺答题。 ⒉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⑴m= ρv

⑵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

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⑷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⒊常见的计算类型

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⑵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⑶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3

A.对玻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 2、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 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H2+CO,

A.氯化钠NaCl B.氧化铝AlO C.氢氧化铁Fe(OH)3 D.硫酸铜CuSO4

4、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其污染治理的反应原理之一为:2NO2+2NaOH ===== NaNO2 + NaNOX + H2O,则x的值为 ( ) A.1 B.2 C.3 D.4 5、200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

。单

第 - 2 - 页 共 6 页

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

A、原子个数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6、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 A.Cu、O B.Cu、O、H C.O、H D.Cu、H

7、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是有毒物质,外观和口味与食盐相似,我国曾多次发生民工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进行烹饪( )

A.+1 B.+2 C.+3 D.+5

8、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 == 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 ) A.NO B.NO2 C.N2O3 D.NH3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Hg+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C.铝片投入稀硫酸(用H2SO4表示)中: Al+H2SO4=AlSO4+H2↑ D.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O2 == 2P2O5

Fe3O4

而中毒的事件。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请判断,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10、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4P+5O2B.C+O2C.S+O2D.2H2+O2

2P2O5 CO2

SO2 2H2O

1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 ① S+O2

SO2 ② 4P+5O2

2P2O5 ③ 3Fe+2O2

Fe3O4

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需要点燃 B.都生成氧化物 C.都属于化合反应

D.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

1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3、将点燃的蜡烛伸入干燥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壁逐渐出现许多小水珠,再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对此实验的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B、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

C、蜡烛的化学成分中一定含有C、H元素

D、蜡烛的化学成分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4、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2CO2)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l

D.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ν (CO):ν (O2) =2:1 …… 此处隐藏:23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九年级化学分章复习(含知识点总结和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化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5045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