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高等教育 >

《科哲》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2010.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4
导读: 《科哲》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2010.7) 《科哲》(自然辩证法)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 第一部分 《科哲》(自然辩证法)提纲 1、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科学与宗教相互区别和对立 (1)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 科学是无神论思想体系,宗教是有神论思想体系。 科学

《科哲》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2010.7)

《科哲》(自然辩证法)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

第一部分 《科哲》(自然辩证法)提纲

1、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科学与宗教相互区别和对立

(1)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

科学是无神论思想体系,宗教是有神论思想体系。

科学追求的是现世的生活,宗教追求的是来世的幸福;科学属于唯物主义,宗教属于唯心主义。

(2)自然领域与道德领域的区别

科学涉及事实,宗教关乎价值。

科学的终极实在是自然,宗教的终极实在是道德。

(3)理性活动与心性活动的区别

科学是对事实的陈述,宗教是对信念的表达。

科学探讨外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宗教关注内在、主观的心灵世界。

科学是理性和物质的活动,宗教是感性和心性的活动。

科学探究物质关系,宗教思索人神关系。

科学满足人们理性的需要,宗教满足人们信仰的需要。

(二)科学与宗教相互依存和补充

(1)两种解释方式的相互补充

在世界观和认识论上,宗教和科学都有相同的对象。

人类在认识宇宙和人生上,既需要科学的维度,也离不开宗教之参照,二者相辅相成。

(2)追求有限与追求无限的相互补充

人的活动是局部的,却又受到一种整体的关联。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却要面对一个无限的宇宙。

人的存在是相对的,却又感触到时空本身的绝对存在。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却领悟到一种超越生命的永恒意义。

科学认识局部,宗教把握整体

科学关注暂时,宗教追求永恒,二者相互补充。

(3)科学与宗教相互取长补短

科学和宗教都是双刃剑,两者需要通过相互取长补短方法来克服各自的弊端。

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

2、科学与周易的关系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于人类,也有害于人类。

周易虽有不少已经过时了的东西,但也包含了很多至今仍然有用的东西。周易是一种诗意的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用周易之利来克服科学之弊,把科学勒入合理的轨道,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样就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科学话语霸权下人文的困惑与反思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话语霸权时代

人们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由理性来支配。

人们把理性的应用发挥到极端。

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主义破坏了环境,将社会变成了精神和价值的真空。

《科哲》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2010.7)

科学主义继承了经验主义的衣钵,深信物质世界是既定的,是第一位的。我们可视的、可触摸的、可测量的物质才是真实的。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科学给我们的是这个世界最确信的知识,给我们的是“铁一样的事实”。

康德指出,通过感官这副眼镜,我们已经将现实过滤了一遍,我们不可能逃离这副眼镜。

不同的哲学都聚焦在语言问题上。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意义只存在于语言中。人类话语之外不存在意义。

像鱼儿生活在水中一样,作为人类,我们不得不生活在话语之中。为了经历真正的现实,我们不可能逃离语言的藩篱。现实都要经过语言的过滤和重新解释。

我们创造了话语,也因此同世界建立了一种随机的联系。我们将某种规则强加给世界,又用这种规则来构建世界。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创造了众多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英语原文是 Postmodernism。它的前缀post指“在…之后”。后现在不仅有现代之后的意思,还有反现代、超越现代的含义。

后现代主义所关心的是非线性的、表现力丰富的、超越理性的思想。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这些思想曾被边缘化、弱化。

后现代主义有这样一个信仰,即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且受特定文化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一定的思维定势,人类天生如此。因此,人们在获得任何真理时,都不能逃避语言的藩篱,不能脱离当时的思想。

4、中国科学史上的“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包括以下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

②“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的多?”

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1)中国的“官僚封建制度”是主要原因

(2)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之比较

(3)道家的无为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林毅夫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1)对技术需求不足论的批评

(2)技术供给不足论

技术需求不足论认为,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是人地比率高。人地比率高,劳动力便宜,对任何节约人力的装置的需求不足。

林毅夫认为技术需求不足论的观点缺乏说服力,因为中国在十三至十四世纪人口下降一半,但技术并没有大发展。十七世纪也是如此。(详见下页对照表)

林毅夫认为,中国科技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供给不足。

技术发明模型:“试错与改错”。

“试错与改错”的类型:经验型和实验型。

从古代到现代的技术变迁:经验技术→实验技术。

中国人口多是中国古代经验技术领先的主要原因,人多机会就多。

中国的激励结构使知识分子无心从事以实验技术为主的专业性科学技术事业。

5、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系统方法就是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系统方法主要有四大基本原则:

《科哲》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2010.7)

第一,整体原则。整体原则要求我们在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要从整体着眼,从部分着手,协调各方,综合考虑,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二,动态原则。这是系统方法的历时性原则,它要求人们不能把系统看成静态的“死系统”或“死结构”,而应该把系统看成动态的“活系统”。在研究系统时,应该把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统一加以研究,以把握其过程及未来趋势。

第三,最优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本着“多利相衡取其重,多害相衡取其轻”的精神,从多种方法中选取最佳的方法。例:当你回家做饭时,需要完成淘米、洗菜、切菜、煮饭和炒菜5件事。假如淘米需要2分钟,洗菜需要4分钟,切菜需要4分钟,煮饭需要20分钟,炒菜需要12分钟。如果你先把淘米、洗菜和切菜这些准备工作做好,然后再煮饭和炒菜,那么全过程需要30分钟。但是,如果你先淘米,接着就煮饭,然后再洗菜、切菜和炒菜,那么全过程只需要22分钟。

第四,模型原则。这一原则即要求人们在研究的需要时,将真实系统变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来代替对真实系统的研究。

第二部分 补充阅读材料

1、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文/江怡)

但在这些书里,我最高兴的是得到了译者鲁旭东先生赠阅的上下两卷本的《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应当说,这是一本经典性的著作,作者怀特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外交家,也是美国的“常青藤学校”康奈尔大学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原书出版于1896年,在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 …… 此处隐藏:2084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科哲》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2010.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7159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在市---局2010党建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