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高等教育 >

七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导读: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第二单元 校园采风 第一课 校园风景 第二课 新伙伴 第三单元 多姿的团队美术活动 第一节 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第二节 中国象棋趣味造型 第三节 科学,艺术考察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第二单元 校园采风 第一课 校园风景 第二课 新伙伴

第三单元 多姿的团队美术活动 第一节 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第二节 中国象棋趣味造型

第三节 科学,艺术考察活动的策划 第四单元 汽车畅想曲 第一节 汽车的造型 第二节 想象的汽车

第五单元 静物的构图与色彩 向画家学构图

第二节 我们的调色板

第六单元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第一节 群星灿烂

第二节 扬起想象的风帆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具:文本资料,相关图片 课型:综合型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难点: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打火机一支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生火用的是打火机但古人是怎么样取或的呢?

学生谈感受。

(以提问导入课题,提出观点。) 老师: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设问形式制造悬念。) 三、课堂发展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赵州桥、四羊方尊、编钟、长信宫灯。

2. 老师口述: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 (提问并看课本上的提示)

3.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并打开幻灯机,老师逐个讲解分析。 例如:四羊方尊

实用性:酒器 美观:奇特、厚重、的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精美的纹饰 科技: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 4. 建议学生可以自己试用一句简短的话语将书中介绍的作品从科技和艺术两方面概括出来,比如:“赵州桥---古老拱券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神秘蛟龙穿岩,精雕栩栩如生。 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的图片,尝试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围绕艺术月科技结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课后延伸 教师运用对比手法(点出此画与前面主体造型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不需要作结论,看到下一课“物之道”与“无尽无极”,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五、课堂作业

1. 继续查找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2. 观察生活中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典型现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教具:相关作品及图片

教学目的: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 老师提问:有何启示? 学生谈感受

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的作品。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欣赏评述的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 四、总结

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 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 五、课后延伸

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

(进一步巩固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唯一的美感意识) 六、板书设计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2、现代作品:(1)简洁、明快、单纯 (2)富有艺术魅力,科技含量高 3、作画步骤:(1)铅笔稿 (2)大轮廓 (3)上色 (4)调整完成

4、作业:动手画出你心目中的家电或其他物体的图案。

第二单元 校园采风 第一课 校园风景

(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的空间。

3、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与透视的必须方法。 难点:透视的表现规律。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取景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示意图,不同角度的风景图片,各种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图片。

学具:写生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 引导认真听课。 3.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 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出示风景图片若干张(照片/绘画)。 1、 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图片? ②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小结:图片当中的构图和透视因素。

2、教师总结,风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可以画成画副,也可以

拍成照片,它是我们保存记忆的手段,那么要如何把风景拍得好看,画得好看呢?首要就在于取景(构图)和透视 步骤二:讲授新课 1、(板书: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及概念) 师:①分析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学生观察、理解并参与讨论) ②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与风景画的联系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与风景结合图片) 2、取景构图

①师:讲解取景构图的几种主要形式(横、竖、方) 〔课件演示〕:(出示相关的风景图片) ②师: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示范 ③学生做相关的练习活动

3、学生课堂作业 4、课堂小结

(1) 构图与透视要点。 (2) 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五、作业要求

八开素描纸,钢笔或铅笔淡彩,构图、透视要合理。 第二课时

校园风景写生画一幅

第二课 新伙伴

(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

2、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3、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 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人物立体结构模型、人体比例示意图、艺术大师的速写作品、学生作品。 学具:速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 导入新课:(约2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对新同学的看法和感受(怎样才能把你对 …… 此处隐藏:247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七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237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