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18-2019学年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懂《悲惨的世界》、《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等待戈多》等文学作品的风格,结合西方文学发展的史实从流派风格不断创新方面思考即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47
题为选考题烤生根据要求作答。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后至民国时期,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伸展,移向和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区,但这并不能改变近代工业偏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商埠的总体格局。同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市也以沿海省份占较大比重。另外,国民大革命
以广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北伐胜利进军使革命势力迅速发展至长江流域乃至黄河流域中部。这种南北方革命发展不平衡局面在此后一定时期仍将延续。
——摘编自戴安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材料二至19世纪50年代末,北方集中了全美绝大多数工厂和国家工业投资总额,特别是东湘地区占据城市人口的绝对主体,大型发达城市基本聚集于此。城市—工业心脏地带开始在此形成并日趋牢固,确立了其经济领军地位,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引导国家适应热术革新。相反,南方种植园主对工业的投资微乎其微,却为增强在参议院中的势力要求在新州扩展奴隶制,造成了南方工业极端落后。南北双方矛质不断升级,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
——摘编自隋笑宇《美国内战前东北部城市化高速发展原因分析》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时期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方对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分析中、美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答案】(1)特点:偏重沿江沿海(或东重西轻、南重北轻,区域分布不平衡),逐渐向内地扩展,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
成因:传统经济格局的制约;近代政府的工业政策;列强侵华进程的影响;西学在中国的逐步传播;沿江沿海的区位条件等
(2)贡献:引领工业进程;引导技术革新;创造发展机遇;推动政策变革。
影响:中国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向近代转型,促进地方行政管理近代化改革,但也加剧了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不利于工业化和民主革命形势整体发展。美国方面: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展,但也加剧了南北经济体制冲突,为内战爆发埋下隐患。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近代工业偏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商埠的总体格局” “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伸展”可知是偏重沿江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方面回答特点。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一“国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市也以沿海省份占较大比重”可知是近代政府的工业政策和沿江沿海的区位条件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传统经济格局的制约、列强侵华进程的影响、西学在中国的逐步传播等方面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贡献,根据材料二“城市—工业心脏地带开始在此形成并日趋牢固,确立了其经济领军地位,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引导国家适应热术革新”可知是引领工业进程和引导技术革新;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创造发展机遇、推动政策变革等方面思考作答。第
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动了中国经济向近代转型、促进地方行政管理近代化改革、但也加剧了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不利于工业化和民主革命形势整体发展等方面回答中国方面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展,但也加剧了南北经济体制冲突,为内战爆发埋下隐患方面回答美国方面的影响。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二者的冲突是缓慢展开的,变革对历史传承性的破坏是长期渐进的,在东方现代化进程中,是突发性的,到处都引起历史传承性的断裂。当然,这冲突中往往又包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传统因素为成功的现代化助力。
——摘编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等围绕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所提论题明确,阐释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1: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扬弃
阐述:文艺复兴以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新生”为载体,力求突破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高举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倡导自由,否定专制独裁。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先后打出“中学为体”、“孔子改制”之旗,力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破”与“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否定君主专制传统的同时,继承了爱国主义和平均主义传统文化;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坚持彻底反帝反封的前提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总之,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是简单对立、否定,而是在传统文化的突破与传承中共生,呈现出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示例二
论题2: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
阐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延续了英国的议会传统,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独立后的美国最终确立共和制,是对北美无君主专制传统的传承,其联邦制是北美长期州权至上理念的选择性吸收,带来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是爱国主义传统的延伸,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主建国;新中国“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以及改革开放后倡导“以德治国”,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由此可见,现代化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选择,有利于避免传统与现代化的脱节,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现代化的平稳顺利推进。
论题3: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与现代化的独特性(阐述略)
论题4:中西现代化模式差异与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阐述略)
……
【阐述时可选择任一示例角度展开,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本题以“现代化”为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需结合设问要求“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自拟论题。首先,理解材料信息,可从“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确立相应的论题为“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如“这冲突中往往又包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传统因素为成功的现代化助力”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主共和制、中国民国建立、新中国的“双百方针”等都是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现代化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选择,有利于避免传统与现代化的脱节,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现代化的平稳顺利推进。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考生还可从“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扬弃”、“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与现代化的独特性”等
角度确立论题,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言之有理即可。
请考生从45、46、47三道历史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后,一大批新式学堂随之兴起。1901年“清末新政”后,各式学堂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明确 …… 此处隐藏:269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等教育]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
- [高等教育]封丘县人民医院深入推进纠正医药购销领
- [高等教育]2017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试卷及答案(
- [高等教育]2017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824中
- [高等教育]7 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
- [高等教育]【K12学习】4、实际测量-苏教版六年级
- [高等教育]药具培训试卷题库及部分参考答案
- [高等教育]本土电子元器件目录分销商如何赢得生意
- [高等教育]七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
- [高等教育]书作文之书法活动通讯稿
- [高等教育]Endnote X 软件使用入门和用法总结(LS)
- [高等教育]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及发展状况
- [高等教育]2012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解读
- [高等教育]人教版新课本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 [高等教育]爱课程民法学观后感
- [高等教育]930机组使用说明书1
- [高等教育]煤气设备设施点检标准
- [高等教育]常见室内观叶植物图解
- [高等教育]312党员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 [高等教育]小学信息(苗版)第一册全册教案
- 在市---局2010党建大会上的讲话
- 《科哲》提纲及补充阅读材料(2010.7)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论文开题报告
- 兼职导游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现代厨房产品语义研
- 康乐一中2010年至2011年度鼓号队、花束
- 第10章_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_期末复习课
- 2008年黑龙江林甸商贸购物中心营销策划
- 水硬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 五分钟教你拍摄夜景光绘照
- 2014年临床妇产科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
- 0第二课 纾解压力第一站了解压力
- 解析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小说阅读指导
- 装饰工程投标书2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及对策
- English and Its History
- 青岛市城市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
- 初中英语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和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