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1
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11 姓名:李迎春 学号:2110501016 试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提纲: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2、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3、 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 改革开放的伟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11 姓名:李迎春 学号:2110501016

试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提纲: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2、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3、 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 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1、 解决十一亿人口吃饭问题 2、 打开“文革”十年的思想禁锢

3、 民主法治、生活保障等制度得以发展 4、 是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一场悄无声息但又切实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那就是改革开放。此文主要讲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战后经济的重建和美国的援助,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欧盟与美国多方合作,科技和经济都有较大的发展,而苏联与东欧部分国家也通过发展科技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强国;到了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悄然兴起,美国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和军事,更加成为第一经济强国。而在中国,“文革”十年内乱刚刚过去,国内经济一团糟,农村地区人民食不果腹,城市保障制度极度不完善,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国人急需进行一次制度的变革以改变现状。

改革开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它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也使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能够为社会主义所用。另一方面,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我国经济建、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思想解放 实践 真理 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正文: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7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悄然兴起,美国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和军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苏联也致力于发展军事和科技,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力量;欧盟也依靠美国外交上的帮助成为盟军的主力。而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内经济一团糟,工农业畸形发展,科技实力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国人生活水平低下,为了适应国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国人急需进行政策上的改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不与世界融合就将被世界抛弃。

况且,中国具有天然的通商口岸,海陆国界很长,与多国交接,适合与各国进行经济、技术、人才的交流,由此,改革开放迫在眉睫。

2、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1977年,“四人帮”虽早已被粉碎,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却仍方兴未艾,“两报一刊”登载社论,正式抛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文革虽已结束,但文革期间的左倾思维仍在延续。百废待兴的中国急需“拨乱反正”。1978年,署名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炮轰“两个凡是”。在众多高层领导关注下,这篇文章随后席卷全国,点燃了一场真理标准大论战,为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正式拉开序幕,也为随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突围掘开了第一个思想豁口。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第三,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3、邓小平南方谈话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2年月1月18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他做出“革命史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些著名论断,其谈话内容主要有6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本原则,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1、解决十一亿人口的吃放问题

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前,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闭关自锁的封闭状态,特别是“文革”期间,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物资短缺,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向改革开放的号角之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先行,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再到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前进的改革。逐步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改革与开放两个轮子同时推进,相互促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衣食无虞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了由贫困——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打开“文革”十年的思想禁锢

十年“文革”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文化建设,直接使人民的价值观处于消极 …… 此处隐藏:290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39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