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和练习十六1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过猜测、观察、实践、推理、游戏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 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学具。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出示长方体盒子。
盒子里的图形:绿正方形、黄正方形、绿正方形、绿正方形、绿正方形、黄正方形。
师:这个长方体盒子里有一些白兔和黑兔两种兔子的图片,请大家猜一猜第一张是什么?学生猜,教师拿出图片(绿正方形),验证哪些猜对了,哪些猜错了,继续猜第二张、第三张……第六张。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边猜,老师边粘到黑板上)
师:在猜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一说。
师:不容易猜对,下面我们再试一试。 2、出示另一个盒子。
盒子里的图形:红圆、绿圆、红圆、绿圆、红圆、绿圆。 让学生猜。
师:把两种图形进行比较,那个好猜,为什么?学生汇报。师指着第一种同学们开始猜,有的猜错了,不容易猜;师指着第二种后来越猜越准,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点名回答,老师在每组圆、物体之间划上虚线)像这样,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顺序重复排列,它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齐读)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很多,你们想找出它们的规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找一找
1、 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主题图。
师: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上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列?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看谁发现的最多。(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 指名回答。(略) 2、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彩旗是怎么样排列的?后面的那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 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师归纳:小旗就是红黄为一组,按照一组一组的规律重复出现的。 3、 课件出示灯笼、彩花与小朋友排队图
师:灯笼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后面的灯笼是什么颜色? 指名说一说
全班一起按一组一组的规律读一读。
师:彩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后面的彩花是什么颜色? 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排队有什么规律?后边那位小朋友是男生还是女生? 指名回答
全班一起一组一组按规律读一读 三、欣赏规律美。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找到这么多的规律。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 四、闯一闯。
1、课件出示:摆一摆、涂一涂、猜一猜。 2、数学课本第89页1题。 3、数学课本第85页做一做。 五、发现规律美。
说说生活、学习中的规律。
师:我们认识了事物排列的规律,你能说一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学生发言,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列举。 六、游戏中创造规律。课堂总结。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跺脚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指名说说。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动作:唐僧双手合并,孙悟空用手遮太阳,白骨精双手叉腰。(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认真观察,积极发现,大胆创造,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妙的现象。
【教学反思】
一、注重数学的生活性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数学学习题材。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本节课我用平时学生们做的游戏引入,让学生感知规律。又选取了源于生活的数学题材小猪笨笨装饰水果店:彩旗,彩灯,彩花以及气球场景,他们有规律的排列着,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规律。以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愉快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深深的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蕴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的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注重数学的互动性
课堂活动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更是生成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要真正达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对教师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而是一起分享快乐、理解和发展。
课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跟我做动作,跟学生做动作,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一起汇报等方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注重数学的人文性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创造规律这个数学活动是有趣味的,并不是单调的创造规律,而是给他以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材料,创造自己的规律。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得以流淌,童心得以分享,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分享,使课堂成为一片自我心灵倾泻的情感地带。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主动发现美的情趣,又让我感到惊叹的:原来在孩子的手中可以创造出更美的数学,更真的数学!
…… 此处隐藏:82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综合文档]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A1
- [综合文档]教师 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按考点分类汇
- [综合文档]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竞职演说
- [综合文档]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考试--题库(
- [综合文档]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
- [综合文档]汉语拼音表(带声调)
- [综合文档]二年级 上 思维训练( 1~18)
- [综合文档]特色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 [综合文档]机床经常出现报警“X1轴定位监控”
- [综合文档]《电子技术基础》21.§5—2、3、4 习题
- [综合文档]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 [综合文档]CRISP原理 - 图文
- [综合文档]2017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答案
- [综合文档]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毕业论文
- [综合文档]《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 [综合文档]装饰装修工程监理规划
- [综合文档]三下乡心得体会-文艺
- [综合文档]柱计算长度系数 - 图文
- [综合文档]全流程思考,提高燃电系统热电转换率--
- [综合文档]2018年嘉定区中考物理一模含答案
- 433M车库门滚动码遥控器
- 8、架空线路施工规范
- 大学四年声乐学习的体会
-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再认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小结复习
- 小学六年级英语形容词用法
-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件01(岳麓版
- 2015年天津大学运筹学基础考研真题,考
- 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于海生(第2版)
-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 Delphi程序设计教程_第1章_Delphi概述
- 第八讲 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勘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2.3构成物质的微粒(1)
-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
- ch6_冒泡排序演示
- 第4章 冲裁模具设计
-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失论文[终稿]
- 再议有线数字电视市场营运模式
- 昆明供水工程监理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