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思考题2016(3)
11
A.MRTSLK=2,且C.MRTSLK=
MPK1?; MPL2 B.MRTSLK=2,且D.MRTSLK=
MPK?2; MPL1MP1,且K?;
MPL221MP,且K?2。
MPL211.在生产要素能够相互替代的有效区域内,等产量曲线是( )。
A.不能相交的; B.凸向原点的; C.斜率为负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当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它( )。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13. 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就应该( )。
A.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减少成本支出; D.不减少成本支出;
14.生产函数表示( )。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出多少产品;
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以上都对。
1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基本前提是(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它生产要素不变; B.生产的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C.可变投入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的限度; D.以上ABC都是。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18.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 A.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
12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19.生产理论中的扩展线类似于消费者理论中的( )。 A.恩格尔曲线; B.收入—消费线; C.价格—消费线; D.预算约束线。
20.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K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L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K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L的价格下降了。
21.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
A.增加20%; B.减少20%; C.增加大于20%; D.增加小于20%。 22.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A.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三、判断题 1.生产理论中的长期和短期是指生产要素是全部可调整还是部分可调整而言的。( ) 2.等产量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坐标点的轨迹。( )
3.利用两条等产量线的交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可以生产出数量不同的产量。( ) 4.边际产量可由总产量线上的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来表示。( )
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出将不断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
6.随着某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同时趋于下降。( )
7.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条件,是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
8.厂商在既定产量下实现最小成本的两要素最优组合原则,与在既定成本下实现产量最大化的两要素最优组合原则,是不相同的。( )
9.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生产均衡点。( ) 10.可变要素的报酬总是递减的。( ) 四、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Q=21L+9L2-L3,试讨论生产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范围。 2.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为Q=L1/4K3/4,又设PL=l、PK=3,求总成本为80时厂商的均衡的Q、L与K的值。
3.某厂商用资本(K)和劳动(L)生产X产品,短期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
23
短期生产函数为:Q=240L+24L-L,其中Q为每周产量,L是雇佣劳动量(人),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工资为每小时12元。
(1)计算该厂商在生产的第I、II和III阶段上L的数值范围。 (2)若厂商在短期生产,其产品最低价格为多少? 五、简答与思考
13
1.什么是等产量线?等产量线与无差异曲线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2.当一个企业规模扩大时,其产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4
第4章(下)复习与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会计成本 经济成本 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 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 规模经济 学习效应 范围经济
二、单项选择
1.经济学中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划分是取决于( )。 A.时间的长短;
B.是否可以调整产量;
C.是否可以调整产品价格; D.是否可以调整生产规模。
2.会计利润等于总收益减( )。 A.隐性成本; B.显性成本; C.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之和; D.边际成本。 3.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将是(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C.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4.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STC曲线相切的产量上,必然有( )。 A.SAC值最小; B.SAC=SMC; C.SMC曲线处于上升段; D.上述说法均正确。 5.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的轨迹。 A.最低成本点; B.最低平均成本点; C.最低边际成本点; D.平均成本变动。
6.当LAC大于LMC时,一定有( )。 A.SAC与LAC曲线相切于两者的最低点;
B.SAC与LAC曲线相切于S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 C.SAC与LAC曲线相切于SAC曲线最低点的右侧; D.SAC与LAC曲线无任何接触。
7.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是与( )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8.若存在规模外在不经济,则会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 A.随产量增加逐渐向右下方伸展; B.从其最低点开始逐渐上升; C.向下垂直移动; D.向上垂直移动。
9.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元,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2.5
15
元,在这个产量变化的范围内,边际成本( )。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 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 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10.某一厂商一年花费40 000元租赁厂房、设备、购买原材料和雇佣工人,年终得到50 000元收入,市场利率为10%。该厂商用此资金从事其他 …… 此处隐藏:22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综合文档]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A1
- [综合文档]教师 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按考点分类汇
- [综合文档]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竞职演说
- [综合文档]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考试--题库(
- [综合文档]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
- [综合文档]汉语拼音表(带声调)
- [综合文档]二年级 上 思维训练( 1~18)
- [综合文档]特色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 [综合文档]机床经常出现报警“X1轴定位监控”
- [综合文档]《电子技术基础》21.§5—2、3、4 习题
- [综合文档]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 [综合文档]CRISP原理 - 图文
- [综合文档]2017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答案
- [综合文档]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毕业论文
- [综合文档]《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 [综合文档]装饰装修工程监理规划
- [综合文档]三下乡心得体会-文艺
- [综合文档]柱计算长度系数 - 图文
- [综合文档]全流程思考,提高燃电系统热电转换率--
- [综合文档]2018年嘉定区中考物理一模含答案
- 433M车库门滚动码遥控器
- 8、架空线路施工规范
- 大学四年声乐学习的体会
-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再认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小结复习
- 小学六年级英语形容词用法
-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件01(岳麓版
- 2015年天津大学运筹学基础考研真题,考
- 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于海生(第2版)
-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 Delphi程序设计教程_第1章_Delphi概述
- 第八讲 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勘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2.3构成物质的微粒(1)
-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
- ch6_冒泡排序演示
- 第4章 冲裁模具设计
-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失论文[终稿]
- 再议有线数字电视市场营运模式
- 昆明供水工程监理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