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综合文档 >

教师 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按考点分类汇编政治生活(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应对材料所反映的国际形势变化。(10分) 答:积极利用了G20和IMF等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3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战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应对材料所反映的国际形势变化。(10分)

答:积极利用了G20和IMF等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3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与深化合作;(4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3)(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安徽6)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 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7.(天津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 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 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 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 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答:①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③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④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58.(重庆38)(32分)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 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友,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反驳“中国威胁论”。(12分)

答: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③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定了中国国防力的增强,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

第 11 页 共 12 页

国强大后也绝不侵略他国。

59.(上海36)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种种压力。2012年3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要更加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扩大进口,平衡对外贸易,不仅能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能使许多国家从中受益,加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对稳定世界贸易发挥重要作用。 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0分)

答: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维护家利益的同时,促进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具体体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表明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扩大进口能使许多国家从中受益,对稳定世界贸易发挥作用.表明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蠃的丌放战略,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 12 页 共 12 页

教师 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按考点分类汇编政治生活(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024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