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基础教育 >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练 1.(2019·湖北元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引用“文人之笔、劝善惩恶”鼓励文艺工作者用文艺温暖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练

1.(2019·湖北元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引用“文人之笔、劝善惩恶”鼓励文艺工作者用文艺温暖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惩恶扬善”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请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选一部或一篇,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该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惩恶”或“扬善”的意图。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及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题干是“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选一部或一篇,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该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惩恶’或‘扬善’的意图”。首先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部或一篇小说,选该小说中自己最熟悉的人物,结合这个人物的事情,从这个人物的身上看作品惩恶或扬善的意图。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任选一部或一篇“惩恶或扬善的意图”。选择好作品后,回答本题分三步走:首先要叙述小说中人物惩恶或者扬善的表现,然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指出惩恶或扬善的意图。注意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如:选择《边城》这部小说,可以抓住小说中淳朴善良、热情助人的湘西人来谈湘西人身上的美好人性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如翠翠天真清纯,傩送真诚热心,爷爷倔强朴实。

答案:(示例一)《边城》里描写了一群淳朴善良、热情助人的湘西人。翠翠天真、清纯,傩送真诚、热心,爷爷倔强、朴实,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美好的光辉。作者通过这些形象,讴歌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示例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蔑视封建礼教,对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情深意痴,对身为奴仆的晴雯无私关爱,对底层百姓充满同情和怜悯。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歌颂了追求自由、平等、爱情的可贵。

(示例三)《呐喊》中的小说《阿Q正传》,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 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总能在精神上获胜。鲁迅写作这篇小说,意在揭示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2.(2019·河南六市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答题。(6分)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的事物不断产生。当第一艘汽船(蒸汽机船)被发明的时

候,它的续航能力非常差,所以当时帆船主都认为,根本就不需要在汽船上花力气;当互联网出现的时候,它传播信息的能力相当强,所以一些人认为,通过网络就可以习得很多知识,没有到校求学的必要了。

当今世界,新生事物更是层出不穷,类似上述现象也并不鲜见。那么,我们应怎样看待新生事物呢?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表述严谨,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汽船出现,没有引起重视”“互联网出现,过于乐观”可知,谈论看法时应持辩证的观点,对“新生事物”要辩证地看待,要理智清醒,既不要过于悲观,也不要过于乐观。

答案:(示例)当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或过于悲观,也不能反应过度,过于乐观;应保持应有的理智和清醒,通过理性分析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

3.(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二次联考)2018年,适逢苏轼981周年诞辰,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孩子们在晨读时间吟诵苏轼的诗词,临摹苏轼的书法和画作,跟着《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老师一起品读苏轼作品,观看纪录片《苏东坡》……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孩子们也产生了很多想法。利用假期,这些孩子自愿组成小组,以苏轼为主题进行研究,完成了23份研究报告,主题涉及“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等。连《人民日报》都惊呼:“厉害了,祖国的花朵!”

有人认为此举可大力推广,有人则认为不然。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此举”指的是学校针对苏轼采取的教学形式,答题时,既可以赞同这种教学形式,也可以反对这种教学形式,先明确观点,再讲明理由。若赞同,可从教学形式的丰富性、传统文化、学生发展等角度分析;若反对,可从功利性、评价标准、儿童创造力等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一)赞同。①这样做,丰富了诗词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既学习了苏轼的诗词,又传承了传统文化,是一种教育创新;③大数据分析苏轼,且各个学科之间融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力。

(示例二)反对。①这样做,无异于拔苗助长;②从苏轼喜欢的风景等入手研究,可能会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内容;③用现代视角解读苏轼,多了几分功利,少了几许古风。

4.(2019·安徽六安第一中学第五次月考)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含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分) 示例

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17:35,天色昏暗,秋风瑟瑟,秋雨潇潇,校门口栅栏外站满了等待孩子的家长。

画外音一:

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画外音二:

解析:题目要求仿照示例,为另外两个画面分别设计画外音。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示例,画面是一个女孩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进“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可以看出女孩的举动是在提供便利的良善举动感召下而有的一种自觉行为,所以配的画外音是“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然后分别分析画面一、二。画面一是傍晚在风雨中等候孩子的家长,考生应围绕“感恩”“亲情”“父爱母爱”等来设计画外音。画面二是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逆着人们跑向救灾前线,考生应围绕其身份从“爱民”“使命”“责任”“勇敢”等来设计画外音。还要注意题目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可使用我们熟悉的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

答案:(示例)画外音一:感谢父母,陪我们走过风雨;感谢父母,给我们送来温暖;感谢父母,为我们筑起温馨的港湾。

画外音二: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却义无反顾;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却无惧无畏。

5.(江西省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请根据以下内容按要求拟写一则短信,表达要准确、连贯、得体,不超过90字。(6分)

张先生从网上购买了一件衣服,收到后在试穿时,发现衣服不合身,经过仔细核查发现衣服的尺码与自己购买时所下订单不符。他发短信告知了店家此事,并要求予以解决。

请你根据以上情况,以网店卖家的身份,发一则短信给张先生,妥善处理这件事。若涉及地址、姓名等个人信息,请以××代替。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阅读题目可知,短信是网店卖家发给张先生的,短信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寄错衣服问题的解决办法,那么在短信中既要向买家张先生表达歉意,又要表明会寄出正确尺码的衣服。同时也要请张先生把错误尺码的衣服寄回,且 …… 此处隐藏:292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3350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